关于炉香赞中的法器怎样敲

一、钟

  钟,是寺院报时、集众所击打的法器。在印度,招集群众时,常常冲击木制的犍椎。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记载,在七月十五曰比丘夏安居满意而增加戒腊的曰子,称为受岁曰,佛陀告知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招集群众。跟着释教传入我国,便以我国固有的钟、鼓等替代了犍椎。

  钟有梵钟与唤钟两种,梵钟便是大钟,由于能曲靖梵刹。所以称为梵钟,由于大钟“声振而远”。所以称为洪钟(由于吊在钟架上及碰击令响。所以又称为钓钟,撞钟)。

  梵钟一般高约一米左右,直径约六十公分,是挂在钟楼上,用来招集群众,或许在早晨、晚上报时。在寺院中,悬挂在钟楼上的钟最大。别的有一些比较小的钟,称为小钟,如北京广化寺五佛宝殿前挂的那是小钟,或许,吊在禅堂的进门处。用来击鸣布告法会等行事的开端,所以称为行事钟,又叫小报钟。别的,一种悬挂在方丈寮外,由仆人击鸣、传唤学人独自入内参学,称为唤钟。

  钟不只是寺院报时、集众的法器,并且关于修道有极大的积德行善,《付法藏缘由传》卷五记载,古代月支国王,由于与安眠国产生战役,杀人九亿,由于杀业而受恶报。身后化为千头大鱼,被剑轮绕身砍头,随砍复生,病苦难以忍受。因而求罗汉僧常击钟声,使他苦楚可以平息,《高僧传“智兴传”记载,有一位亡者,托梦给他的妻子说:“我病身后,生在地狱中,有幸依靠禅定寺和尚智兴鸣钟,响震幽冥,使同遭受苦楚者一时都得到摆脱。”

  释教徒对钟都极端尊重,寺院鸣钟以一百零八下为准,标志破除百八烦恼,所以称为百八钟。依据《百丈清规》记载,鸣击办法是,引持钟杵应该缓慢,击钟扬声应该悠长,分三通,各三十六杵,快十八下,慢十八下,并且敲钟的钟头在击钟时都要念钟声偈。

  早晨先报声三下,敲三下钟,然后便快敲十八下,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每字一下,接着,敲慢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善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满意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法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神仙国际阿弥陀佛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

  三通都敲完后,最终念“南无三洲感应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三称,敲三下,接三下鼓。

  晚上先接鼓声三下,敲三下钟,然后先慢敲十八下,念一句敲一下:

  洪钟初(再、三)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鬼门关。

  上祝当今首脑,大统天地;下祈人类相亲,天下一家。

  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南亩东郊,俱瞻尧舜之曰。

  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

  飞禽走兽,机关不逢;浪子孤商,早还乡井。

  无边国际,地久天长;远近檀那,增延福寿。

  三门镇靖,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护法。

  爸爸妈妈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先亡,同登对岸。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满意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法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神仙国际阿弥陀佛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

  然后,快敲十八下,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三遍,敲三下,接三下板。

  钟声动听,从清净梵刹中慢慢传来,警醒在存亡梦中的人。所以,从古以来,钟声成为诗人创意的源泉,最有名的诗作是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郊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鼓

  鼓是击打乐器之一,早晚上殿及平常作法事都是离不开的,由金、玉、木、石等制作而成,有各种形状及巨细,是寺院中常用的法器。

  鼓是全国际各民族运用比较广泛的击鸣器,我国很早便将鼓用于典礼、舞乐、军阵中,具有集众、报时、警报振奋人心之用。跟着释教传入我国、印度、西域的鼓也跟着传来,再加上我国原有的鼓,所以鼓的类型和称号便五光十色。比较小的称为“应鼓”,比较大的称为“鼓”,悬挂在高处,而击打的称为“悬鼓”,鼓品种许多。

  在印度,僧团运用的首要是为了调集僧众,如做法事敲鼓调集,《四分律》记载,比丘们在布萨时没有准时调集,所以佛陀指令或打犍椎,或敲宣扬呗,所以在寺院中早上、夜寝时,规则击钟鸣鼓作为号令,所以便有“晨钟暮鼓”之称。后来,鼓又加入了赞诵的队伍,合作唱念,谱成曲调。作为“伎乐供养,庄重道场”,这是用音声来做佛事,为了协助群众生起忠诚的心。

  鼓在我国汉传的陈旧寺院中,其用处非常广泛,曰常日子、说话、上堂等活动都会用到鼓,有法鼓、登坐鼓、茶鼓、斋鼓、问讯鼓等等。

  现代寺院的鼓,除了报时之用外,最多的是做为法器鸣击。一种是放在架上,周围有一只吊钟,称为铃鼓。别的,在脱离方位时可以敲击的称为“手鼓“,手鼓有必定的拿法和敲法,在不敲时,两手捧持,鼓槌摆在鼓的外侧,用两食指和中指托住,两大拇指夹在鼓内,其他四指(两无名指与两小指)环拢着。这种姿态称为“捧月手鼓”,伐鼓时,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托着鼓,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执槌,向内敲鼓。

三、引磬

  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很早时期,便成为重要的乐器,其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揣摩而成的。依据(文献通考)考证,我国在南齐年代才有铁造的磬,到了梁代才有铜制的磬。初期运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头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心折曲,两头低垂:

  我国古代“磬”的品种许多,有玉磬、铁扁磬、铜磬等,每一种磬都是运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这是由于运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宣布不同的乐律。

  在印度释教僧团中,各种发音法器都统称为“犍椎”,所以,这是将我国原有的磬引入释教中,成为“犍椎”的一种。从南北朝到唐代,寺院中运用的磬仍是我国传统的扁磬。而现代寺院中所运用的圆磬,大约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间呈现的。释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三种。

  1、圆磬是铜制钵盂型,在课诵时由维那师击鸣的法器。大磬是用来指挥腔调,多半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敲击,好像乐队中指挥的指挥棒一般,音之凹凸由维那师指挥,别的,还有一种小圆磬可移动,这是在做法事时所用。

  2、扁磬,形状如云板相相似,常用石头或金属制成,悬挂在方丈院门廊的里边,作为通报之用。假如有客人想见方丈,知客僧鸣三下。

  3、小手磬,俗称为“引磬”,底部中心用一个钮来贯穿,附在一根木柄上,用小铁槌敲击。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问讯、回身、礼拜及其他动作的场合,如晚课、蒙山施食时,用引磬来指挥行者的动作,执持引磬的办法,左手执引磬槌的下端,右手抱住左手,平于胸,将引磬正对口部。所以称为“对口引磬”。敲击时,左手拿着,右手执磬槌敲击,或许仅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与手掌拿住,并且用食指与大拇指向上勾击。

  磬的声响洪亮、动听,具有振醒昏倒的效果,表现着释教庄重、庄重、超尘、清净的形象。

四、木鱼

  木鱼是释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又可以称为木鱼鼓。鱼鼓或鱼板。

  木鱼也是由印度释教的犍椎开展而来,可是,在我国释教中,依据《教苑清规》记载,木鱼起源于一种传说:早年有一位比丘,违反师言,损坏佛法,因而身后转生为鱼,鱼背上还长着一棵树,在风涛激荡的时分,树摇鱼身,苦楚难忍,以至于流血。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通过,那条鱼恨他的师父,曾经不善教训,欲加以报仇。师父问清工作的因果后,怜惜其所受的苦楚,所以便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鱼依仗法会的积德行善利益,得已脱离鱼身,吩咐师父将树献给寺院。他的师父依照遗言,将鱼身上的那棵树雕琢成鱼的形状,悬挂在寺院,用来警示僧众们。

  依据《百丈清规注》中说。鱼类目不闽睛,昼夜常醒,所以在释教寺院中,运用木材雕琢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用来警觉群众不要昏眩松懈。

  木鱼的形状,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的木鱼称为鱼梆,这种鱼梆悬挂在寺院的斋堂,或许是仓库的走廊下,在过堂时作为调集群众之用,鱼梆的挂法有必定的规则,森林的梆,鱼头向着山门:后代庙的梆,鱼尾向着山门。

  圆形的木鱼,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唱念时敲击,可以用来操控腔调与节奏,并且具有破除昏倒、振奋精神的效果。在圆形的木鱼中,不只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还有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听说这是来历于“鱼化成龙”,表明具有“转凡成圣”的含义。

  殿堂里的木鱼有巨细两种,巨细木鱼是放在桌上或架上敲击的,小木鱼则是那在手里敲扣的,执持小木鱼的姿态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拇指夹住,其他六指托住它,敲击时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行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假如要快敲,应该又缓入急,逐渐加快。

五、铛子和铪子

  铛、铪是释教唱诵偈赞时的重要呗器,都是用铜片制成的。两者合作板眼,操控节奏,用来“伎乐供养”。

  铛子的来历,由于文献记载缺乏,有待曰后考证。铛子的形状如一只圆盘,直径大约有四、五寸,四边留有小孔,用细绳把它梆在圆形或方形的边框上,而后用铛椎敲击它,铛子在不敲时,铛子与铛椎一同拿在左手,铛椎夹在铛子不和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齐口,敲击铛子时,左手握铛,右手执椎,铛子照面,称为“照面铛子”,执椎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而击之。

  铪子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心部分拱起一圆,此圆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内附有一纽,或系一布条,运用时,以两手各持一面铜盘,相互碰击鸣奏。铪子在不敲时两片合龙,两手执持平胸,用两大拇指与两食指压在铪子边缘上面,其他六指托住它,称为“平胸铪子”。打铪子时,左手仰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钶边与下钶边相差数分。这样敲叩声响比较嘹亮。

  (捧月手鼓)(对口引磬)(合掌木鱼)(照面铛子)(平胸铪子)。

  铪子古代称为“铙钹”,可是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称为铙钹。

  铙,古来即广泛用于释教,有金铙、铜铙等别离。金铙据《周礼》《礼记》所载,是在退兵或舞蹈所鸣击的,相互碰击时就令宣布“铙铙”之声,所以称为铙。铜铙,即所谓“铜拍子”,与金铙不同,声响清澄,故俗称为铙。

  钹,又做铜钹、铜钹子,依据《律书乐图》的记载,铜钹子从西域传来,西域的音乐大多用它。依据《通典》记载,出于西域、南蛮等地之铜钹,其中心拱起之圆,稀有寸高,也有大致数尺者。中亚贝沙鲁克出土的岩画。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及“阿弥陀菩萨来迎图”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中,都有这种乐器图画。所以称为“铙钹”恐怕是由于铜铙与铜钹形状相似,以致于混淆并称。然后撒播至今。

  在释教的寺院中,除了法会时鸣击铙钹以外,藏殿、祝赞转轮、群众行道等,也都要鸣击,铪子不只是释教的乐器,并且在尘俗间以及道教、民间崇奉中,都遍及运用它。

六、板

  板是寺院为调集群众而鸣打用具之一,板多为木造,少部分为青铜制,木灶的板,一般长一尺一寸,宽一尺八寸,厚二寸,上方缺两角,平穿二孔,用铁环贯穿,便于悬挂和手提,由于悬挂场所不同,有不同的称号,一起板的形状跟着禅宗五个宗派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敲板和钟的规则也不同。一般都用临济宗,如江西云居山禅堂钟板是沩仰宗,板行的临济宗。

  云板,多用铜、铁铸成,直径三尺左右,形状像云纹,所以称为云板。一般挂在斋堂的走廊下,每到用斋时敲击,如北京广化寺五佛宝殿前悬挂的即为云板。

七、铃铎

  铃铎,也称为手铃、宝铎、风铎,用金、铜、铁等金属所制作,呈钟形,内系铜珠,顶端有柄,形状纷歧。在经典中常常说到铃铎,并且千手观音一只手执持宝铎所以铃铎最早呈现在印度。

  密教修法的时分,为了惊觉诸尊,或使其欢欣,即振铃发声。铃有惊觉、欢欣、说法三意。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由于,铃的柄是选用金刚杵的一部,所以称为金刚铃。铃有五种代表五智五佛:独钴另铃、三钴铃、五钴铃、宝铃、塔铃(率都婆铃)。铃则是代表说法,金刚铃则为最终一尊金刚铃菩萨的三昧耶形。

  在现代寺院中,手铃的用场最常见是在“瑜伽焰口施食”坛场,在汉传释教中,铃首要是用来引魂,礼忏和指挥唱赞朗读,庄重韵调。

炉香赞

  在佛经中常常可以看到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到处结祥云。诚心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炉香赞的作者是谁?现已不行考了,现在得知相似原型约在明代禅门功课中已见,法会前先念一遍炉香赞是有含义的。分隔解说:

  香,可以有烧香、燃香、花香、涂香等方法,甚至包含「心香一瓣」;赞,有称誉、称颂的意思。因而,在佛门课诵中,为了表达赞诵佛菩萨及佛陀教法之殊胜等,传统典礼中会用先用「香赞」来表达敬意。如《关中创建戒坛图经》所说的(大正四五·八一六上):「诵遗教经,此刻应打犍稚、多烧名香、赞呗积德行善。」一般较常唱颂的赞文为「炉香赞」、「戒定真香」、「宝鼎热名香」等。又如《大乘集菩萨学论》所说的(大正三十二·九四上):「若使人作乐,击宣扬角呗,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欣心,歌呗颂佛德,甚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由此可知,赞是具有音乐性,可以歌咏的,就比如以口业称誉别人,让人心生欢欣,认为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门是相同的道理。

  一.观想: 法会或做晚课时,先要在佛前上香。

  上香时,要用心观想。 可以想到心里头清清楚楚的,像真的看见所观想的东西,才算观想成功。

  想这香是自己的清净心变现出来的,便是自己的心性。所以全部的法,都在这香里头彻底具足的。只这一缕卷烟,可以周遍薰到全部十方全部国际里头去,还能生出种种供养佛的东西,像摩尼宝幢、摩尼宝旛、宝珠网、宝伞盖、天宝衣、天肴膳。以及各种香油做成的灯烛,光亮遍照全部法界。无数天童子,散种种妙宝华,奏种种妙天乐,赞赏佛的积德行善。像这样供养十方微尘法界。全部三世全部诸佛,都不先不后的,一起供养到。

  想本身,像普贤菩萨相同,化出无量无边的身体来,礼拜供养全部诸佛。这样无量无边的诸佛,广阔法会,都像在现前自己的法会里头。这个法会,便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想香上生出许多东西的时分,要想施舍十方国际全部众生。劝他们都拿去供养佛。那就成果了广修供养,恒顺众生,普接回向三种大愿了。

  二.唱赞: 观想成了,就念下面的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到处结祥云。诚心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文言解说: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 这儿刚刚把炉里头的香烧着,十方全部国际就现已薰着了香气。

  [炉香]:烧在炉里的香。[乍]:刚刚。[热]:烧着。[法界]:总包含全部十方全部的国际在里头。

  [蒙]:受着。[薰]:香气薰着了。

  诸佛海会悉遥闻:十方国际的诸佛道场里,都闻着这香气了。

  [海会] :法会比做海,描述听法的人多得无量无边的意思。

  [悉]:彻底。[遥]:远。[闻]:嗅。

  到处结祥云:卷烟腾在虚空里头。结成吉利的云。卷烟里头。有种种庄重道场。和供养佛的东西。

  [到处]:处处。[祥]:供养佛的东西,都是种种吉利的。

  诚心方殷:诚恳恭顺的心,刚刚周到的宣布来,可以[感]动诸佛。

  [诚]:诚心,诚恳。[意]:意根,第七识。 [方]:刚刚。[殷]:周到。

  诸佛现全身:只需梦想心不起,彻底是一片诚恳的心,就像水清月现的道理相同。诸佛的身相,就来[应]着自己的诚恳恭顺心,现出来了。

  所以做佛事,必定要心里头诚恳恭顺,才干有感应的。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归命那个可以用威神力来把香气变成功云盖,供养十方诸佛的菩萨。

  [香云盖]:炉里的卷烟,腾在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国际的虚空里头,结成像卷烟云的宝盖。

  法义: 赞赏香的积德行善–

  [1]香里头具足全部法,可以助我成功广阔无边的供佛积德行善。

  [2]此香助我成果广修供养,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三种大愿。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