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庄法师:法华七喻的内容

  借着粗浅的譬喻来论述艰深的真理,是《法华经》的重要特征,一起也是《法华经》之所以被推重为“诸经中最具文学价值的经典”的原因。全经二十八品中,可以说处处运用譬喻,不乏其人,其间最为人熟知的,即一般所称的“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

  又作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譬喻家宅遭受大火,幼儿仍在宅中玩耍,不知脱离风险,长者乃施设便利,奉告幼儿门外有他们所希望的羊车、鹿车、牛车,借以诱出门外,遂共乘大白牛车脱离火宅。此譬喻中,火宅比方三界,谓三界为五浊、八苦等苦恼所聚,无法安住;幼儿比方众生,谓众生贪着三界,耽于吃苦的日子,不知境况的风险;长者比方佛,羊车比方声闻乘;鹿车比方缘觉乘;牛车比方菩萨乘;大白牛车比方一佛乘。

二、穷子喻

  出自《信解品第四》。穷子为长者之子,年幼便颠沛流离,不知自己的身世,后曲折浪迹至长者家,见府第豪贵,心生惊骇,欲疾走而去,长者一见便识,设备种种办法,收为嗣子,以令其自觉。以此比方佛对自认为声闻者施设种种便利,增上其心,转为菩萨之自觉。

三、药草喻

  出自《药草喻品第五》。譬喻诸药草品种有别,名色各异,虽同受一雨所泽,然因根、茎、枝、叶之别,大、小诸树各称性而长,致使各有不同。比方众生根性各异亦复如是,佛陀随众生品类,以教化众生千差万别的智性,治好其病惑,令证入菩提。

四、化城喻

  出自《化城喻品第七》。譬喻有游览者,本欲行至五百由旬之宝处(实在之悟界),然于半途因疲乏而休止;当时,领导者即在三百由旬处假现化城(便利之悟界),借此诱导游览者抵达宝处。比方佛为引导众生入一佛乘,而以便利说三乘法。

五、衣珠喻

  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譬喻有人至亲朋家,醉酒而卧,时彼亲朋因官事有必要远行,即以无价宝珠系其衣内而去,其人醉卧,毫不觉知。这以后,为求衣食故,备受艰苦,直至亲朋奉告赠珠之事,日子遂得改进无缺。比方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却迷而不悟,遂致流通存亡,饱受苦楚,如能一念醒悟,便得摆脱。

六、髻珠喻

  出白《安泰行品第十四》。譬喻转轮圣王将覆藏在发髻中的宝珠解开,给予功臣观看。比方如来说《法华经》,开权显实,给予二乘亦必成佛之证明。

七、医子喻

  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譬喻孩提不知毒药而狂吞,其父给予妙药治疗。然因孩子损失神智,不愿服药,父亲遂托故外出游览,并假称已客死途中,以唤醒孩子神智,从而服药康复。比方如来为救被过错及凶恶思维所利诱的众生,而说《法华经》,并且为让众生心生渴仰爱慕之心,因此进入涅槃。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