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信佛?怎样信?

一、崇奉

  首要要有崇奉。“信为道源积德行善母,长养全部诸善法。”信为随顺义,信才随之,不信则不随。“信”景仰义,敬重敬慕。信有多种:

  1、不信

  不信己和他,己有佛法可修成,佛已成。

  2、疑信

  疑己和他,一面信一面疑。今日觉得学佛是好,明日又觉得学佛欠好,今日遇常识来赞赏,便增决心,明日遇恶常识,笑之迷信,便又生疑,自与自对立。

  3、浅信

  信佛为好,而不识所以然。或信佛菩萨有灵,“能保佑我发财,保佑我生好孩子,找好学校,没有病,发财,什么事都好。”一同也信任神鬼都能保佑他,把佛和神鬼混在一同,谓之迷信。有的人生了病,或孩子有病,认为医生都是人,不如佛菩萨有灵,所以走到庙里去求签问卦许愿,一旦病好就对释教起崇奉,欠好则不信,搞不清何者为佛菩萨。

  4、坚信

  学佛人通过适当修持,已得受用,觉得佛法是有真理,立志不变,无论萎靡不振不改动,可谓定信、真信。无论什么苦难亦坚持,如钻木取火,如铁锤磨针,这样通过一翻寒彻骨,才干有梅花扑鼻香的境地。穷途末路,天然会有山穷水尽,要一门深化自有受用。

  所以崇奉,所信的学校要搞清楚,才干在日常停止上随顺实施于举动。

二、三皈——信佛的入门

  为什么要信佛?有崇奉故,信的是佛法僧三宝。

  佛: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全部诸佛。

  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身教,即今经典。

  僧:剃发染衣,依法修行的落发人。

  宝:希有宝贵。

  1、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

  受了三皈,才称是释教徒,虽研习释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释教徒,所以学佛入门三皈为底子,皈依有救助之义,因近三宝故。

  皈依亦为全部戒的底子。

  释教对能皈依的规模很广——人、天、鬼、畜,只需发心皈依者可受。对所皈依境,应挑选,天神不是归(敬处),诸漏未尽,三宝具足无量积德行善,堪为人天之师。

  2、萎靡不振皈依?

  皈依时有必要心境适当。因既是形式上,又是心性上的问题,受时,口念、身拜、心想,首要在于心的秉承。

  三皈三结,有必要要讲理解,听清楚,不能寄皈依。求受三皈,吸吮只需请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即可,为盛大起见,故有请师劝导、发愿、回向。

  皈依师是作证明,不行认为干爹,应敬全部佛,全部经典,全部僧众,为回报侧重本师亦可,除本师以外,其他全部不恭顺供养,错也。

  误认为受三皈仅仅拜师父罢了,而不研讨何谓佛法僧,不去争夺做一个具有释教徒的条件。

  3、皈依的职业是什么?

  皈依三宝,可得救助,但有必要修习正行,才干真实得救助。即接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三、行解

  具足“信、愿、行”,出离心、菩提心、正知见。

  1、信

  正信佛法。信自,信他,信苦,信无常。常思惟诸苦强逼,人命无常,人身决议死,死无定期,而宣布离心,不贪着人间欲乐,衣食声望不过火寻求,思惟人生的价值含义(人生可贵,却又微乎其微)。常思惟业果轮回之苦,坚信业的决议。

  2、愿

  愿离娑婆,愿成佛道,愿增善根,一同愿全部人同沾法味——菩提心,上求下化。经云:“不为自己求安泰,但为众生得离苦。”

  3、行

  实践:具足正见,先衡量自己根器,后挑选修法,所作所为是否契合经义?(无常,无我,涅槃),不行妄自世智辩聪(如念佛)妄执邪成。

  凡夫修行,心志不定,很难终身做到完全的决心不退,因果善恶搀杂不停故,如善愿力不巩固,决心不执行,行为不清净,想法不正确,来生很难再信佛法,既种善根,过了适当时刻,又将再度信佛,学佛有迟速之不同。——净土法门。

四、实践信愿行

  戒定慧是学佛人最要紧,以此三学对治“贪、瞋、痴”三业。

  1、持戒

  戒有分“有相”与“无相”,有相则身口戒,无相则心戒。

  心戒:对治贪毒诸烦恼,战胜昏沉掉举,不妄求色声香味触(红尘),财色名食睡(五欲)。身戒:指别摆脱,各众不同,居士一般五戒,以五戒约束身口,杀、盗、淫:身,妄、酒:口,因意的贪瞋痴,故导致身口之业。

  所以五戒又与十业相连,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三(贪、瞋、痴)。

  三皈、五戒、十善是人天之因,出生法之根底,不持者将是阴间、饿鬼、畜生之因。今后修四摄(施舍、爱语、利行、搭档),六度(施、戒、忍、精、禅、智)。

  学佛应福慧双具,诵经、礼拜、念佛为“修慧”,施舍、供养、种种善事为“福德”,更重要应孝养爸爸妈妈,奉事师长《观经》所云,为往生之正因。如《爸爸妈妈恩重难报经》佛礼骨骸以表孝义,净饭王死,佛亲手抬棺。

  2、修定

  不生杂念,决心清净,不为魔扰,不为境转,如禅师抱女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日常停止中体现学佛者的风格。

  3、发慧

  开发自己天性的才智潜力,有才智才度全部苦厄(行深般若波罗蜜故,能度全部苦厄)。存亡为对岸,涅槃为对岸,烦恼为中流,而才智为能度,有才智为导,行全部行不染着,处处知良心,知道自己,观照自己,以此而回向。

  三学不独佛法为然,儒家亦尔,克己复礼,全国归仁。由于克己乃去物欲:戒。复礼乃康复本然之性,赋性之动:定。全国为仁,乃妙用无穷:慧。

  世出生法无二理,唯在专心。六祖云:“佛法在人间,不离人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净名经》:心净则佛土净,心落发则真落发。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