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跟一般的在家人有什么不同呢?

  在家人崇奉了释教,一般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一般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释教在我国,崇奉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很多人所认为的释教,便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等等这些人也就此确定释教是消沉的,是逃避现实的。

  其实,那些仅仅落发人的释教,并且仍是蜕变流俗了的释教。因为释教的底子精力,简直已被这股流俗的浪涛所吞没了,因为释教的信徒,分有落发与在家的两大类,落发人的本务是修道与传道并住持释教,至于表达大乘入世的菩萨精力并作释教的外护者,却是在家的居士。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若从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摆脱道。

  第三是菩萨道。

  学佛的主旨,是在求取摆脱道,学佛的着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存亡与摆脱的最大要害。所以,学佛的人,不能离开了人天道而另求摆脱道。

  摆脱道的求取,也不等于佛果的圆成,摆脱存亡的人,并不便是成了佛的人,要想成佛,必须将人天道与摆脱道统筹侧重,这便称为菩萨道。

  从性质上说,人天道是侧重于福业的运营,比方施舍、救助、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等;摆脱道是侧重于慧业的修持,比方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

  最要紧的,仍是在于恋世与出生的差异:如有恋世的心,虽修慧业,仍是人天福报;如有出生的心,虽营福业,也归摆脱之道。

  毫无疑问地,学佛的意图,不在人天道,释教的情绪,也不仅在摆脱道。自求摆脱,也要使得一切众生求得摆脱,自求摆脱是慧业,助他摆脱是福业,福慧双修的,便是菩萨道。可见,释教的主旨虽是出生的,释教的办法却是入世的。

  因为自求摆脱,是求摆脱人间的种种苦恼,所谓出生,是出离人间的苦恼。救助众生,是为协助众生摆脱人间的种种苦恼,尽管出生,却不逃世。

  一起,释教所谓的摆脱,是重于心——精力的安闲,不受五欲(粗)的烦恼的捆绑,便是心摆脱,便可离欲界而生色无色界,甚至出离存亡;若能不受无明(细)的习业及无知的捆绑,便是慧摆脱,便可超逸存亡,甚至成佛。

  因而,摆脱了的人,当然不受存亡的捆绑,但也并不便是不受存亡,为了度众生,他们仍须存亡。

  不过,他们的存亡,是出于自在毅力(愿力)的自主,不同于一般凡夫的存亡,是因为烦恼做作(业力)的牵引。

  正像一个去监狱为监犯演说的自在人,虽也进入监狱,触摸了监犯,但他的心思感触,与被法律制裁而拘禁在狱中的监犯,是不同的。

  所以,现已摆脱了的人,虽入存亡,仍不以存亡为苦,虽在存亡,却不受存亡的捆绑。

http:///53805.html

佛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