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受戒的在家人,需求留意六个方面

  学佛的人主要是要有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是什么呢?便是要做释教一个真实的弟子。佛的弟子第一步走的路,便是要把品格做好了,必定要守这个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这是释教最基本的条件,那么要实实在在来做。

  咱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由于这贪瞋痴三毒啊!把咱们从无量劫以来就支配得颠颠倒倒,贪而无厌,脾气很大,发瞋恨心。

一、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有邪知邪见的人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做什么?何须弄个‘戒’来管着你?不受戒多自在呢!你何须要受戒呀!”你认为不受戒是自在,却很简单堕阴间了。那真是“自在”,很简单就跑到阴间去了。

  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撑你,有戒相、戒法、戒体支撑你,就不简单堕阴间;便是堕阴间也很快就出来了。你要是听其自在不受戒,今后蜕化阴间里,什么时分才干出来,那是没有人能担保的。

  你要是受过戒,堕阴间的时刻,由很长的时刻能够缩短。如同你犯了很大的法,被差人抓住;由于你给总统做护卫、茶房,总统就写字条叫人把你放出来,你很快就出来了。

  若是没有这种联系,好久的时刻也不能放出来,不知要延迟多久——这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戒”来维护你,它能够把你受很长罪的时刻,缩为很短的时刻。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不受戒是好的。

  你们受戒,这是好的!我告知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便是入了佛位。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诬蔑佛的戒律。

  有的人觉得学佛法越学越不方便,越学越不自在。不学佛法,那个不自在是在后边,而这个不自在是在现在。所以现在学佛法,这是善根增加的时分;你不学佛法,业障就增加。业障增加,那个不自在是永久的不自在。

二、受戒的数量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原本只要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能够受菩萨戒。在释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失时机!

  你受一戒也能够,受两戒也能够,受三戒也能够,受四戒、五戒也能够,受八戒也能够;可是不能受十戒。在家人不能受十戒,十戒是沙弥戒;能够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一戒叫“少分戒”,受两戒叫“半分戒”,受三戒叫“多分戒”,受五戒叫“全分戒”。比如你不能不杀生,不能受杀戒,你能够受不盗窃的戒。你欢欣喝酒,如同我有个酒学徒,不愿受“酒”戒,你不受酒戒能够受其它的戒。

  “我喜爱讲鬼话,这个‘妄语戒’我不能受。”你能够受其它四戒。“我不能受杀戒,有时分蚂蚁、小蚊虫,在无意中我会伤了它们的生命。假如受戒再犯戒,那更有罪了。”那你能够不受杀生戒,这随你自己的意思。受一戒、两戒、三戒、五戒都能够——不要错失这个时机!

三、必须向出家人求戒

  持戒便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有多少种呢?有很多种。有五戒——但凡皈依三宝的人,想往前再前进就要受五戒。受五戒后,再往前前进便是受八戒。受八戒后,再受十戒,那便是沙弥(尼)了。

  在家人想求戒,必定要向出家人求戒。传戒便是给你戒体;这个给你戒体的人,必定要是比丘。在佛的戒律中,禁绝比丘尼传戒的。

四、破戒怎样办?

  “戒为成佛之母”,想要成佛就要持戒,不能犯戒的。犯戒就如同船有窟窿,你说这个船是不是要沉到大海里去?所以犯戒就如同船沉到大海相同,所以不是受了戒不持戒。

  你受了戒,就要守着戒;你不守着戒,那便是漏了。你这一漏,就成了有漏,不是无漏了。无漏便是你不破戒;你破了戒,便是漏。漏了怎样办?就要补。怎样补?就要做积德行善,用钱或是用力气来做积德行善,在三宝的面前立积德行善赎罪——你建功就没有罪了。

五、老修行的故事

  曾经有个老修行,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他受了五戒,别的又受了一个“食不语”的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就剩这个“食不语”的戒未犯。护这条戒的戒神就期望他快点犯这条戒,他(戒神)也好走了,不维护他。

  可是这个人一直也不犯这条戒,吃饭的时分,他总不说话。今后这个戒神就给他托梦:“你什么戒都犯了,为什么吃饭这个戒你不犯呢?你快点犯,我好脱离你了。”

  这个老修行心想:“噢!我就持一个食不语的戒,果然有戒神维护着我。”所以他后来又找了一个有品德的法师,又重受过,成果他也修行成道了!这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缘由。所以受戒在释教里是很重要的事!

六、什么是净戒?

  各位要注意这个“净”字。净,是什么意思呢?便是不染污,便是清净,一点点的染污也没有。这种净便是“一念不生谓之净”,净念。

  你单在外边持戒,说:“我不杀生。”你心里常常不满意人,或许发人的脾气,这都犯杀戒了。

  盗窃,你不用真实去偷去,就心里边仰慕人家的资产或许技术,吃醋人,这都犯了盗戒了。

  邪淫,你心里尽打异性的梦想,这都叫犯了淫,都是不净了。

  净戒,就要干干净净的,一点染污念也没有了,这才是“净戒”。

http:///53781.html

佛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