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钦崩寺

宁玛派传到墨脱,据说是贡布地区活佛甘布巴传去的,并建了仁钦崩寺。相传公元1780年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1785-1804)时期,曾派甘布巴(米林羌纳寺活佛)到墨脱和门巴族、藏族一起计划修建寺院,以便控制白马岗(墨脱)地区,但遭到了当地珞巴族的反对。珞巴人讲:“仁钦崩是鬼山,不能建寺。”又经过多次谈判,并向珞巴人送了许多财物,才获得仁钦崩寺址。

仁钦崩寺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山上,分三层,有东南西北四门呈六角形,每一角放一圆形巨石,取名“德旺仁钦崩”(即中心寺庙),规定由藏族活佛管理。1950年毁于墨脱大地震,后又被重建。到解放前夕,墨脱有寺院35座。白玛多吉说:“仁钦崩寺僧人中,根据社会地位、技能、宗教知识和尊卑分为:朱古(即活佛),是死者灵魂皆升天堂,与天神共享天福的意思。朱古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主持一切寺务,通晓经书;帕久,仅次于朱古,通晓经书,宗教知识较丰富,主持寺院的各种宗教仪式活动或分管某一方面的事务。”其中,有主持法会的“多吉罗本”,有检查僧纪、收纳布施的“曲寸巴”,有专攻经书的“格隆”,有负责击钹的“翁则”,有负责击鼓摇铃的“乌纠”、吹长号的“敦巴”、吹喇叭的“加另巴”、保管祭品的“曲本”、守卫寺门的“曲香巴”;涅巴,寺庙管家,掌管寺院经济收支;果聂,专门看管寺院、背水、送信、打扫经堂、擦洗法器、倒水供佛,还负责炊事、制酒、保管肉食和粮食;扎巴,普通僧人,在大型宗教活动中担任演员或吹打乐器,平时还要在寺院土地上耕种、收割以及干些庙内的杂活、写经文等。僧人除朱古外,其余的大多数喇嘛则住在自己家中参加劳动,娶妻生子,只是参加法会时才到寺院念经。

仁钦崩寺最隆重的宗教活动是“主巴大法会”,主要活动是跳神和演出宗教戏剧,时间5天。仁钦崩寺前有一泉水,人称“神泉”,清澈见底,游鱼嬉戏,水草伴舞,泉心不时涌起串串水泡,使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即使在寒冬,这里的水也不凝冰,尤其是清晨,雾蒙蒙,烟袅袅,蒸腾飞升。对于这个神泉还有一个传说。仁钦崩寺的建寺人甘布巴从贡布来到墨脱,看到建寺地址是一片湖泊,要建寺必须让湖泊干涸,需献给龙王一个扎巴才能达到目的。一个老扎巴愿往,于是焚香沐浴,然后端着酥油灯跳入了湖泊。龙王吃了老扎巴的躯体,湖泊就干涸了。于是,甘布巴聚集了很多喇嘛和能工巧匠修建,但工程一直未能完成,因为他们白天修建,晚上就被“赞”、“鲁”(即鬼神)们拆了。后来,甘布巴去请教古如仁波切(即莲花生大师),请来巫师降服了这帮鬼神,建成了仁钦崩寺。当地人们告诉甘布巴,由于建寺而湖泊干涸,植物不长,五谷不生。他听后用禅杖(金刚杵)就地一杵,就杵出一汪清澈透明的泉水来。从此,这里就变成山清水秀、风俗淳美的桃园景色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