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故事:忍辱波罗蜜

把心灵修炼成海,能汇百川而涤尽污浊,容万物而了无痕迹。修炼的重点应在精神与心灵上,而不应放在外表的形式上。
————————————————————————————————————————

西藏的瑜伽士,他们远离人群和城市,栖身在高山之巅、丛林深处,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他们都是佛法的修持者,却从来都不会居住在寺庙里,一个个离群索居,独自打坐和祈祷。还有一些行者,他们居无定所,四处自由地流浪,没有任何财产和社会地位作为依托,整日衣衫褴褛,满脸灰尘,看起来更像是个乞丐。事实上他们更贴近于远古那些狂热而又神秘的印度集大成者。

大师巴楚仁波切就是以其质朴的生活方式而著称的,他破除偶像崇拜的作风和毫不做作、随和的性格,与他博学多闻和精神上的伟大成就是齐名的。他告诫修行者,不要追求表面的形式,应该将修行的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灵的本质层面上。因此,他对消除傲慢和虚伪矫饰,从来都不会犹豫。就这样,这位佛门证悟的流浪汉——巴楚仁波切,匿名为行脚僧四处流浪,足迹遍及高山草原、大街小巷、房舍村落。

一天,巴楚仁波切听说雪山的山脚下有一位标榜自己有超人定力的隐士,长久以来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便决定去拜会这位隐者。当他走进那位苦行僧昏暗的洞穴时,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向洞内窥视。

“你是谁?”坐在破草席上的隐士问道。

巴楚仁波切笑眯眯地望着他,不说一句话。

“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隐者打起了机锋。

“我从我背后的方向来,要到我面对的方向去。”巴楚仁波切这时开口说话了。

隐士一脸困惑地问:“你是在哪儿出生的?”

“人世间。”巴楚仁波切干净利落地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隐士接着问道,口气明显有些激动。

“没有什么作为的瑜伽士。”这位不速之客微笑着谦虚地答道。

接着巴楚仁波切又故作天真地询问隐士为何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这正是隐士引以为傲的、最喜欢回答的问题。

“我已经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年了,正在修炼至高无上的忍辱波罗蜜!”隐者一脸骄傲地说。

“非常好!”匿名的访客大声地说道。

随后,巴楚仁波切倾身向前仿佛要向隐者透露什么似的,隐者将身体向前靠了靠,巴楚仁波切一脸神秘地对他耳语道:“别再骗人了,像我们这些老骗子根本无法驾驭那种事的!”

隐士一听,忿怒地从座位上暴跳起来,指着巴楚仁波切破口大骂道:“你以为你是谁,胆敢这样扰乱我的闭关修改?是谁支使你来的?为什么要打搅我这谦卑的修行人静心的禅修?”

“好啦!消消气吧,朋友!”巴楚仁波切平静地说,“现在,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儿去了呢?”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