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迁都后佛像的艺术特征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将首都从平城迁都洛阳,汉化的风潮致使佛像造型也与迁都前大为不同,主要表现在:

佛像的发髻除磨光式和浅水波式外,山东地区多见螺发形的,面相趋于清瘦。

大衣除袒右肩和通肩式外,还流行南朝文人士大夫穿着的褒衣博带式大衣,大衣内着僧袛支和裙,裙带作结,大衣的右衣领往往搭在左手上。大衣的下部衣褶层层重叠,形成三四层。尤其是坐像、衣脚密匝匝,如曲水流波般垂搭于台座前,很有表现的魅力,日本称之为悬裳座。

菩萨尽管袒上身,但饰物增多,束冠的宝缯也安静地下垂,不再向两侧飘舞,帔帛更为宽肥,有时交差穿过一环,大裙飘逸宽肥,不似早期如紧身裤一样。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