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迁都前佛像的艺术特征

北魏佛像大致可分为迁都洛阳前和迁都后两个时期。迁都前的佛像一般多保留着较浓厚的西域和凉州地区佛像的样式,而凉州地区的佛像也是融合了印度西北犍陀罗主任地区和印度本土马土拉的各种因素,并主要是接受了新疆于阗和龟兹两大系统的佛像样式而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佛像为磨光式肉髻或分为数绺式,还有一种变形的涡卷式水波纹发型是外来的佛发样式,螺发肉髻数量较少。大衣是通肩式的袒右肩式,衣纹结构仍多呈U形和V形,线条隆起,中刻一道阴线。

菩萨头挽高髻,戴冠,束冠的缯带向外飘出。上身袒,下着裙。肩搭帔帛,太和时代的帔帛从两肩下垂于膝部然后上卷,以后又发展出帔帛交叉穿过一环。

早期飞天是穿裙露足的,以后变为长裙飘舞,包裹双足不见。单尊铜造像有大莲瓣形光背,四足台座,四足面宽阔。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