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佛像的艺术特征

十六国时期佛像的艺术特征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佛坐像整体由佛身、光背、台座、伞盖几大部分分铸组合而成,但传世品多数只残存佛像部分,佛身一般多在5-10厘米左右高。

第二,佛像头部为高肉髻,分为磨光式和有发绺式两种。小型像磨光肉髻居多。

第三,大眼呈杏仁形,目光平视,稍大的像有的在唇上表现有小胡须。

第四,身着所谓通肩式大衣,衣纹断面为U形阶梯状。

第五,双手作禅定印结于腹部,有学者认为偏早期的双手掌重叠、掌心向腹如捂肚子状,偏晚些的已经可以表现上下手重叠外翻的立体感。结趺跏坐,但不表现双脚。

第六,佛坐于四方形台上,一般正面雕双狮,中有水瓶花叶。光背为同心圆形。像后竖有圆形伞盖。最下部是四足台座。

第七,铜质多为青铜,佛像底部中空,鎏金色偏暖。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