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金铜佛像的艺术特征

尼泊尔与西藏毗邻,古代也是印度的诸王国之一,释迦牟尼即诞生在尼泊尔西北的兰毗尼园。从风格上看,不论早晚期,尼泊尔造像的来源主要承继笈多时代马土腊系统的萨尔那特式风格,即身躯突显,大衣或裙如濡湿一般紧贴躯干,不注重衣纹刻画。

10世纪后,尼泊尔的造像向华丽和写实化发展。佛像的面相一般额较宽,整体呈倒置梯形,表情深沉内省,双耳垂极大,双肩宽厚浑圆,胸部饱满,趺坐的双腿很为敦实厚重。

菩萨像和女性化的度母身段较早期更为秀美,比例协调匀称,肩部宽厚,胸部饱满,重心倾于一侧,群部依然薄透,有的双腿胯部斜束一横带,右侧肩上斜搭一长珠链,下垂然后在横带上自然地曲卷一小弯再上折,这个细节很富表现力和生活情趣,在10世纪左右的造像上常可见到,是西藏和克什米尔造像上难得见到的。

铜质上,尼泊尔佛像几乎多是清一色的红铜铸成,鎏金色亦偏橘黄色,多有磨蚀现象,在凸起之处往往露出铜胎,与清代北京造像的鎏金法截然不同,这也是判定佛像时代的依据之一。又喜在宝冠、白毫、璎珞等处镶嵌宝石、松石等。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