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制作

佛像的制作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塑、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各种工艺在不同年代和地区各有特色:

锤鍱佛像,是以薄金属(金、银、铜)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此种技法源于古代西方地中海沿岸。我国锤鍱技法的佛教文物大约在公元3世纪至4世纪时才出现,是随佛教从印度北部地区经西域传入的。

铸造佛像,铸造佛像在古代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是暗中有神明保护的。《北史》上记有鲜卑皇室遇到重大情况下不能决断,例如册封皇后、阴谋举事等关键时刻,即铸造佛像,当事人要亲自执炉勺,以铸造佛像成功与否来决疑否泰,所谓“铸像以卜”。铸造佛像一般有几道工序:第一,做蜡型,传统的所谓“失蜡法”,即一次只能以蜡型烧铸一件。虽说蜡型每次只能烧铸一件,似乎费时费力,但蜡型也不纯靠手捏,而是也有蜡制模具翻制出来的。第二,包裹泥衣,将蜡像底部预留出蜡液出口,然后层层裹以泥浆,阴干。蜡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第三,烧铸,以铜液烧铸,熔蜡自预留出口流出,蜡像的空间被熔铜充满,冷却后打碎泥壳,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铜像基本成型。小型佛像一次可烧铸完成,大型佛像的头部、躯干、手臂、台座等,一般是各自分别烧铸,然后再拼合而成。第四,鎏金,将纯金碾成薄片,剪成金丝条状与碎玻璃按比例配合在石碾中碾碎成粉末状,溶于水银,用小细棍儿一点点地涂抹于铜像上,涂抹很费功夫,反复涂抹划刮方可。最后以用火高温烧烤(现代用喷火枪喷烤)。第五,后期加工,充填表面气孔,打磨毛刺,细部五官和手脚,衣纹等要敲凿镂刻,细部加工。

雕刻佛像,分石雕佛像、木雕佛像、象牙雕佛像等,都是用不同的材料雕刻而成的。起码在公元3世纪的东汉末年已经出现了石雕的佛像。古人对石头的材质是非常讲究的,单尊石佛体积大而沉重,一般应是就地取材。宋、辽、金连年战争,铜资源贫乏,木雕造像兴盛,一般用榆木等硬木。象牙、牛角、水晶及各类玉石也常用来雕刻佛像,一般来说,这类工艺雕刻佛像的制作年代普遍较晚。

脱砂佛像,脱砂,也称为“干漆夹纻”,或者叫脱胎漆。脱砂佛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以前,晋代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就记载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有夹纻佛像。这种技法在内地的实践者是4世纪东晋时代的大画家戴逵。脱砂佛像的具体做法是先用泥土大致做出佛像的坯胎,然后上缚多层粗布并涂以一道道生漆,经过数十遍缠布涂漆和细部修整,泥胎的外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又硬又厚的漆布层,待漆布层次干燥后,然后将内中泥坯打碎取出,再加以修整而成,所以也称为“脱活”。

泥塑佛像,泥塑技法在北魏时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中的佛像就是泥塑而成的。泥塑首先要用竹木搭成佛像的基本动态,再缠以麦草、稻草,使之具有大体的形状,然后在其上覆泥,捏塑,待彻底干燥后还要用各种水质颜料画出皮肤、五官和各种服饰。

陶瓷佛像,陶瓷佛像出现的年代要晚于石雕佛像和金属佛像,唐代虽然有唐三彩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但一般是用来殉葬的,很少用来制作佛像。到了宋、辽、金时期,则不然了,由于连年征战,铜资源严重亏乏。金代铜禁更严,甚至生活必须的铜镜也是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三彩器也不再只做冥器,寺庙内的佛像也开始用三彩器以代用铜像,出现了三彩瓷和青瓷的佛像。

泥模佛像,以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也称“善业泥像”,早期泥模佛像所见多为唐代所造。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举例就好比我们现在藏传佛教的擦擦很多就是这个技法制作的,南传佛教的早期泰国佛牌也是如此。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