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故事:栖心佛化,日行千里

我矜一切苦,出家为利世;利世须学明,学明能断恶。山远粮粒难,作斯断食计;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单道开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造窟建寺,佛教十分兴盛,这期间涌现出一批很有名望的高僧。敦煌人单道开就是当时的名僧之一。

单道开俗家姓孟,从小就怀有隐遁山林的志向,栖心佛化,诵读过的佛家经典有四十多万字,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由粗麻布制成。他山居行道,不食谷物,仅食松脂、柏实、细石子等物。每天做完功课后,他就在山中奔跑,练行走功。这样整整修行了七年,终于练成了神功:冬天,袒胸露怀,不畏严寒;夏天烈日暴晒,毫发无损;昼夜不睡仍精力充沛,翻山越岭,行走如飞,日行七百余里。最初他们一行十多人在山洞中居住下来苦修坐禅,十年之后,有的僧徒耐不住这荒山野岭的寂寥,就偷偷地离开了;有的在饥饿、寒冷中生病死去;最后只有单道开一人能够坚持到底,最终功德圆满。

一天晚上,单道开坐禅到半夜三更,忽然狂风大作,一时间山摇地动,一群表面獠牙的恶鬼,挥舞着刀枪棍棒,谩骂叫嚣着来到山洞中,将他团团围住。单道开岿然不动,稳坐诵经,毫不理会。经声镇住了恶鬼,它们见奈何不了单道开,只得灰溜溜地退去了。这时风声骤止,月白风清,一片宁静。一阵香风徐徐吹来,好多身穿绫罗绸缎的女子,婀娜多姿地进了山洞。这些女子个个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她们围住单道开搔首弄姿,百般挑逗,若是定力不足之人,早就神魂颠倒,难以自禁。可是单道高诵佛经,如柳下惠一般坐怀不乱。众美女见他像铁板一块,毫不动心,只好悻悻退出洞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原来,这些恶鬼和美女都是山神和树神变的,前来试探单道开定力,没想到都铩羽而归。

阜陵郡太守十分仰慕单道开的道行,曾派人牵着一匹马去请他,但他推辞不去,因为他视众生平等,厌恶世人奴役生灵。在石虎建武十二年(公元346年),他从西平前往到洛阳,徒步日行七百里。途中经过南安,度了一个年方十四岁的小沙弥,那个小沙弥也能一日走七百里,和他同样快捷。当时的太史向石虎启奏说:“天上有仙人星出现,可能有高人入境。”于是石虎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各处州郡的官员,如果发现有高人入境,务须上奏朝廷。在这一年冬天十一月,秦州刺史上表,迎请单道开,护送往洛阳。单道开最初住在邺城西边的法糸林祠内,后来又迁往临漳(注:即邺,后赵都邺)的照德寺。他在所住的房间里建造了一座约有九尺高的重阁,在重阁之上,用稻草和芦苇编织成一间禅室,常常在那里静心坐禅。石虎对单道开的供养特别优厚,朝中的王公贵人也都争相赠予他很多礼物,可是单道开对这些东西毫不吝惜,转手都施给了贫民。他医术高超,常常深入大街小巷,医好了许多民众,人们将他奉若神明。

当时的高僧佛图澄评价单道开说:“他是个有道之士,能知国运之兴衰,倘若离开某地,某地必定有大乱。”后来到了石虎太宁元年(公元349年),单道开带领弟子离开邺,南渡许昌,石虎的子侄们彼此相杀,邺果然大乱。到了晋穆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单道开来到建业(注:即今天的南京),不久又转往南海,住在罗浮山。他独自一人住在一间茅草屋里,超然物外,活了一百多岁才离开人间。圆寂前他吩咐弟子,要他们把他的尸体放在石穴里面。当时有个名叫康泓的人,听说单道开昔日在山里每每与神仙往来,便朝夕仰慕。单道开在罗浮山圆寂之后,康泓还亲眼见过他,并且还得到了他的传授,于是为他做一首赞曰:

萧哉若人,飘然绝尘;
外轨小乘,内畅空身。
玄象晕曜,高步是臻;
餐茹芝荚,流浪岩津。

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南海太守袁宏和他的弟弟袁颖叔以及一个名叫支法防的僧人,一同去参访罗浮山。他们走到单道开的石室,看见他的形骸和香火瓦器还留存在那里。袁宏说:“单道开的道业和行持都超出常人,故此会像蝉蜕一样脱去躯壳!”他也写了一首赞说:

物隽招奇,德不孤立;
辽辽幽人,望岩凯入。
飘飘灵仙,兹焉游集;
遗屣在休,千载一袭。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