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释教故事: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序》

智永禅师是南陈会稽人氏,俗家姓王,别字法极,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书法得到王羲之的秘传。他住在吴兴永欣寺的楼上,天天临帖,也曾发过誓说:“假如我的字写得欠好,誓不下楼。”他在楼上住了四十多年,写过八百本千字文,分送给江东遍地寺庙。他天天不断练字,写秃了许多枝毛笔,便把这些秃毛笔丢在大竹篓里,逐渐便积满了五大竹篓的秃毛笔,可是他很爱惜那些秃毛笔,把它埋在泥土里,,叫做“褪笔冢”。

智永在楼上静心练字,因为苦练,书法大有前进。所写的字,笔力纵横,正楷和草书都写得十分好。人们评论说,他得到了王羲之的书法精华。求他写字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拿绢来,有的拿纸来,堆满他的几案,他来不及写,绢和纸搁在那里太久了,便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求他写字的人仍旧来往不停,门坎被被客人踏坏了,就用铁片包裹起来,其时的人说他的屋子是铁门限。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支遁、许询等一班释教徒游山阴的兰亭,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兰亭集序》,写得挥洒自如,遒媚劲健,字字小巧。他在写字的时分,趁着酒酣兴浓,如有神助,后来他再写许多本,都比不上初写的这一本好,因而他自已关于这一本《兰亭集序》的墨迹十分爱惜。这一本墨迹,一贯传到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手上。智永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徽之的后人,王徽之也长于写字。智永落发后,带着这一本墨宝到寺院里来,天天操练。在他临死之前,把《兰亭集序》真迹传给弟子辩才收管。

唐太宗很喜好王羲之的笔迹,知道《兰亭集序》是真迹,在辩才老和尚那里保藏,所以下了一道诏书,请辩才入京。辩才奉诏入宫,拜见唐太宗,奏道:“皇上召贫僧前来,有何叮咛?”太宗很周到地款待他,过了好久才说:“寡人召你来,为了要查明《兰亭集序》的真迹。”辩才答:“早年我师父智永禅师圆寂的时分曾把它交给我,可是通过多年混乱不安,早就丢失了。”唐太宗听了,百般无奈,只得让他回去。可是唐太宗心里放不下,分明知道是辩才保藏着,可他偏偏不愿供认。这一件工作被宰相房玄龄知道了,向唐太宗献策,教他打发御史大夫萧翼前往会稽云门寺,设法盗取《兰亭集序》的真迹。萧大夫是担任撰写国史的,他当然是无书不读,并且长于议论,对释教经典又有适当研讨,所以他打扮成一个墨客容貌,带着一个书僮,伪装游山玩水,往会稽去。他到了云门寺拜见过辩才禅师,禅师见他是一个墨客,便跟他扳话起来,居然谈得很投机,所以借宿云门寺,日夜谈经论史,读评论画,过了十多天,两个人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一次,萧翼拿出王右军的亲笔笔迹给辩才看,辩才看了说:“这是真迹,不过比不上我所保藏的《兰亭集序》!”萧翼听了哈哈大笑,很惊奇地说:“《兰亭集序》还在人间吗?大师!你欺人太甚了!”辩才不苟言笑地说:“贫僧一贯不打妄语,不信吗?我拿来给你看!”萧翼此刻私自欢欣。辩才说过之后,便进去把《兰亭集序》拿出来,跟萧翼两人一同赏识。辩才那时已经是个八十岁的白叟了,可是他仍是天天不断练字,他以为萧翼既是好朋友,所以练过字后,就把《兰亭集序》留在书桌上,不再秘藏。过了几天,辩才出外赴斋,萧翼趁此刻机到书房来,小和尚见他是师父的好朋友,便翻开辩才的禅室和书房请他进去,萧翼对小和尚说:“我不坐了!只拿回我的几幅字就走,明日再来。”所以他走进去,顺手牵羊地把《兰亭集序》一同带走,匆匆忙忙地赶回京师,把兰亭真迹献给唐太宗。在唐太宗身后,《兰亭集序》做了他的殉葬品,从此初写兰亭的真迹便跟着唐太宗的阴魂埋入昭陵冢里,永不与后人相见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