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里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子问弟子:“你身上什么东西最硬?什么东西最软?”
弟子信口开河:“牙齿最硬,舌头最软。”
老子说:“牙齿最硬吧?可到了我这个年岁,牙齿全都掉光了。
舌头最软吧?可是它却一直得以保存。
所以说,要强未必能占上风,示弱未必屈居下风。”
因而,强者懂得示弱,弱者总是要强。
1.强者示弱
《菜根谭》:“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知此,可避免蹭蹬之忧,能够消躁之念。”
鸟儿埋伏得越久,日后必定飞得越高;
花朵盛开得越早,凋零的日子也会越快来到。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能够消除烦躁冒进的主意。
待人接物也是相同,应该懂得示弱,给自己一个沉积的进程。
正如《周易》所说的“潜龙勿用”“正人藏器于身”。
先要保存满足的实力,才干等候机遇,一飞冲天。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一个人即便天资过人,也要留意低沉收敛,这才是一尘不染的处世之道。
冯骥才说:“低沉不是被边际被忘记,更不是无能。
相反,只要自傲才干做到低沉和安于低沉。”
勇于示弱,是站在必定的人生高度,与自己宽和之后,才干收成的一种勇气。
能做到的,不需要故意证明给谁看,更不用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强壮。
做不到的,也能够安然供认,转过身不再纠结。
《鬼谷子》里讲:“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
能退者,方能进;能弱者,方能强。
懂得示弱,是一种高超的才智,也是心里的沉着。
2.弱者要强
《道德经》里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干事要懂力所能及。
要强去做没把握的事,其实是一种行为上的微小,一种心态上的不成熟。
古人云:“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技不如人,这是没办法的工作;
假使还自不量力,那就只会自讨苦吃。
曾国藩说:“人须求强,但不能要强。”
你能够尽力要求进步,但不能一点尽力都不支付,就想着一飞冲天。
人这一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然后才干摆正心态,一步一步走上合适自己的路。
正如庄子所说:“知其不可怎么办,而安之若命。”
人间总有一些事,是你拼尽全力也做不到的。
无妨安然承受,供认自己的极限,感谢命运的组织。
我有错处,请多关照;我有害处,请多指导;
我有矮处,请多包容;我有难处,请多谅解。
供认这些并不丢人,连累别人才不应当。
俗话说:“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安静如水。”
人总是这样,越是短缺什么,越爱夸耀什么。
愿你放下对自己过火的苛求,你会发现,要强不代表真实的强壮,示弱也不代表垂头认输。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