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此类法器是指钟、板、木鱼、椎、磬、铙钹、鼓等物。日常行事、日子作息中调集群众,或于法会、典礼中领众所用。
《勅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钟、大钟,森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觉,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大板斋粥二时长击三通,木鱼后三下叠叠击之,谓之长板。朗读楞严会儆戒火烛,各鸣三下;报更则随更次序击之。(中略)
木鱼,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中略)
椎,斋粥一时,僧堂内开钵,念佛唱食遍食,施财白众皆鸣之。(中略)
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群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中略)
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中略)
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伐鼓之法,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入室二下,皆当缓击。”可见无论是夜眠警惕、用斋、朗读时、上堂时,皆以法鼓为指示信号。以下简介梵呗之法器。
(1)法鼓:法堂设二鼓,东北角者称法鼓,西北角者称茶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
(2)钟:梵宇作法事时,击之招集僧众;晓击,则破长夜警睡觉;暮击,则破昏衢疏冥昧。
(3)木鱼:有两种:一为圆形,刻有鱼鳞,诵经时叩之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晨朝、正午二时粥饭击之以招集僧众过堂,又叫梆子。
(4)引磬:亦称小手磬。铜质,形如小碗,拱起的顶端有钮,附有木柄,便于掌握。是一种用于佛事的乐器。
(5)钹:亦称铜钹,圆铜片中心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常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敲打发声,用为法会乐器。
(6)云版:亦称大板,用铁铸成云彩的板,击之以报时辰。
在第四章会有具体的介绍。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