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比如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尽头瀛渤。——《楞严经》
宋朝德普禅师性格豪纵,从小就拜在富乐山静禅师门下,十八岁受具足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僧众无人敢与其辩难,其为人助人为乐,时人誉称他为“义虎”。
他每晚都要去荒山的窟窿里坐禅。有个爱捣乱的年轻人藏在禅师的必经之路上,比及他过来的时分,冷不防地呈现在他的面前。
年轻人原认为禅师一定会吓得魂不附体,哪知禅师安定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夺路而逃。
第二天,这个年轻人到德普禅师那儿去,向禅师说:“大师,邻近但是常常闹鬼的,您可要当心些啊!”
德普禅师不慌不忙地说:“底子没有这回事!”
“是吗?我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分常常和鬼会面。”
“那不是鬼,只不过是几个年轻人的恶作剧算了!”
“真的吗?”
禅师说:“鬼是严寒的,没有热的气味,昨天晚上我碰到的‘鬼’还喘着粗气呢!是不是你这小子搞的鬼啊?”
年轻人一时间面红耳赤。
禅师接着说:“临阵不惧存亡,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仅仅一个字——‘悟’。贫僧连存亡都已超逸,哪里还会有什么恐惧感呢?”
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高僧大德圆寂时,都去森林拜祭,我认为这都是徒然虚设,人死今后,是否能享用到供奉,没有人可以知晓。你们应该在我死之前就祭祀我。”
僧众们认为他说的是戏言,都没有当一回事。
禅师脸色一沉:“出家人不打诳语,还不速去预备!”
弟子们匆促前去预备。
大学徒说:“不知师父何时迁化?”
德普禅师回答道:“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议走了。”
从这天开端,满院的僧众煞有介事地假戏真做起来。帏帐寝堂设置好,禅师安坐其间,承受祭拜。弟子们上香、上食、诵经祭文,禅师逐个秉承。
各方信徒也按日期顺次悼祭,并上供养,一连四十多天,才祭拜结束。
这时,德普禅师对世人说:“明日雪停之后,我就该走了,我们珍重,好自为之吧!”
此刻,大雪如柳絮一般纷飞而下。
次日清晨,一片银装素裹,万里晴空,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在禅者眼中,生固可喜,死亦缺乏悲。已然有生,焉能无死?勘破功利关,仅仅小休歇;勘破存亡关,方是大路。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