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法师:观照心里,认清自我,才智处理事物

  由于往昔业力的牵引,咱们都有这样的习气,那便是不断地向外寻觅攀求,心随境转,外面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就想要去看个终究。咱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不断地去“照见”外境,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中流连徜徉,不知不觉中造下诸业,却甚少反过来照一照自己。

  有一句话是说,人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咱们很少能把向外照的镜子反过来照一照自己,在人与外界的触摸中,六根便是前言,而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咱们的心里,也被称之为“心王”。假如把人的身心活动比作一驾行进中的马车,那么身体便是这个车子,六根便是拉着车子行进的六匹马,心则是驾车的车夫,假如不把车夫管好,这驾马车就会四处乱跑,车夫管好了,驾车的六匹马天然也就百依百顺了。因而,观照咱们的心里就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咱们的心态和身口所造的种种活动。

  《世说新语》中有管宁割席的典故,说的是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戴礼衣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通过,管宁还像本来相同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切断席子和华歆分隔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从佛法来去看,两人观照心里的功夫深沉天壤之别,一个时间观照心里,能自己当家做主,一个则心里时间向外张望,攀援外境,被六尘做了主。

  因而,在待人处事中咱们需求不时观照身心的改变、状况和行为,心是不是被种种的“受”与“爱”所牵引,只要回归到观照心里,认清自我,才能够更才智地处理各种事物。儒家也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之说,说的也是需求反观本身,向心里去观照,而不是抱怨外境、企求别人,由于那些不过是缘由聚合而成。当咱们回归本身,观照心里,安住好身心的时分,或许许多工作也已经在悄然改变,正如佛陀所说“应观法界性,全部唯心造”。

  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每个人都有一座无尽的瑰宝,便是咱们的心肠,要敞开瑰宝,须不时观照自心,不时醒悟,待得功夫纯熟,天然“小巧瑰宝豁然开”。

文章转自大众号:文慧法师

http:///54125.html

佛法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