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故事:常识不等于证悟-梵学常识

常识不等于证悟

◎ 尽管常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帮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的确奉行,灭除贪、瞋、痴,照实知见,心里清净,生生世世不再执着的人,真实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法句经》

有两位出身高贵家庭的比丘是好朋友,其间之一通晓三藏,熟练于唱诵并宏扬经文。他教训很多比丘,而成为十八个比丘集体的指导老师。另一位比丘则在热切精进的修行之后,证得阿罗汉果,而且透过止观的禅修而证得杰出的才能。

有一次,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到祇树给孤单园向佛陀顶礼问讯时,这两位比丘会面了。通晓三藏的比丘不知道他的朋友现已证得阿罗汉果,反而小看他的朋友,以为这老比丘对崇高的经藏所知不多,因而决议盘查他几个经藏的问题,佛陀知道他这种不友善的存心,也知道他一定会自取其辱。

所以,佛陀出于慈悲心就去探视两人,以防止了解经藏的比丘嘲笑他的朋友。佛陀而且亲身提出问题,他问了解经藏的比丘有关禅那和道果(透过禅修而得到的高档境地),了解经藏的比丘无法作答,因为他只知道教训他人,自己却不亲身修行。

另一位比丘因为精进奉行佛法,现已证得阿罗汉果,所以答复了一切的问题。佛陀因而赞赏阿罗汉比丘,而对了解经藏的比丘不赞一词。

其他比丘不理解为何佛陀大力称誉证得阿罗汉果的老比丘,却没称誉他们的指导老师,佛陀向他们解说说, 了解三藏但不知奉行的比丘,像牧牛人,只为牧牛而取得薪酬,而亲身奉行佛法的比丘,就像牛主人相同,享用牛的五种生产品。

所以说,了解三藏的比丘只得到学生对他的服务,没有修行圣果的好处。而阿罗汉比丘尽管懂得不多,只能背诵一些经文,但清清楚楚地理解其间的精义。而且精进修行,克服了贪、瞋、痴,他的心里彻底没有精力的烦恼,对此生与来世没有任何的执着,所以他真实取得修行的圣果。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