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疑论(原文·文言释·概要)-佛经译文

净土十疑论(原文·文言释·概要)

隋露台智者大师说

榜首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善,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果方堪处三界内,於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愿望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故故?恶国际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可贵。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有安闲。纵遇善常识,不愿信誉。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阴间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常识还堕阴间。如此轮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又智度论云:比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便利力故相互俱没。一人有便利,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又论云,比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傍枝不能远去。翅翮成果,方能飞空安闲无碍。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议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恣意安闲。

故论云:“游戏阴间,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存亡国,教化阴间救苦众生。”

所以缘由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文言释】

问:诸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以救度众生为志业的。他们只愿生在三界,在五浊恶世的三恶道里,救拔苦楚的众生。怎麽会求生净土,独善其身呢?假如这麽做,岂不是舍离众生,而失掉了大慈好心吗?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岂不是妨碍了修菩提道?

答:菩萨有两种,一种是长远劫来一向在修菩萨道,并且早已证得无生忍的,也便是你所责备的那种菩萨。一种是没有证得无生忍及刚开端发菩提心的凡夫。这类凡夫菩萨要常常不离佛的身边,等无生忍的力气成果之後,才有才干入三界在恶世中解救磨难的众生。

所以大智度论说,被贪嗔痴绑得无法动弹的凡夫,就算有很大的慈好心,想要在五浊恶世中救度磨难的众生,是没有什麽用途的。由于五浊恶世里烦恼的力气很强,假如没有忍力的话,心就会随著境地转。被声光色相一缠缚之後,自己就先蜕化三恶道了,还有什麽才干救众生吗?

就算不堕恶道生在人世,佛法也是很可贵再听闻了。又或许由於修过施舍持戒等福,因而生在人世当上国王大臣,而得到富有,过著安闲的日子。纵然遇到善常识教,也不愿信任了。这时就简略因贪欲而沈迷在放逸的享用里,於是就造了许多罪业。由於这些罪业,成果蜕化三恶道里,通过无量劫的时间之後,才再从阴间里边出来。这时投胎人世得的是贫贱之身,若是又没有遭遇善常识的话,很或许又由于造罪而又蜕化阴间。像这姿态轮回不已一向到今日,其实咱们每一个人,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这种才干缺乏的发大心修行法,叫做难行道,便是很难修成之道。

所以维摩经说:“自己病了都救不了自己,而还可以去救其他的病人吗?”

大智度论又说,比如有两个人,亲属都掉到水里。有一个人情急之下,也立刻纵身入水救人,但是由于不会游水,也不会其他的出水办法,因而和亲属一同都淹死了。其他一个人就知道要去找船,然後搭船去救接溺水的亲属,成果两人都安然无恙。刚发菩提心的菩萨也相同,忍力没有成果曾经,是没有才干去救众生的。因而要常接近佛,证得无生忍之後,才干救度众生,比如找到船那人相同。大智度论又说,比如婴儿不能脱离母亲,假如脱离母亲或是掉到坑洞或井里,婴儿就会由于没有乳饮而逝世。又有如翅膀未长成的小鸟,只能依靠在树枝四周,不能脱离远去。比及羽翼成果之後,自能一飞冲天,自由安闲,毫无妨碍。

而咱们凡夫毫无一点力气,只能专注念阿弥陀佛,以便修成念佛三昧。由於信愿行三业具有,临命终时收摄身心专注念佛,可以往生是必定的。到了极乐国际花开之後,见到阿弥陀佛,然後证成无生法忍。那时再到三界来,乘坐无生法忍的大愿船,来救助苦恼众生,那时就有恣意安闲的才干,可以广泛的高文佛事了。

因而大智度论说,修行者在阴间里,其实是游戏,由于他证得无生法忍,具有游戏神通才干,可以安闲出入存亡国,到阴间里教化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

因而之故,要求生净土,愿咱们知道清楚求生净土的实在意思。所以十住婆沙论把求生净土称为易行道,也便是简略修成之道。

第二疑

问:诸法体空,原本无生,相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著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又转计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

故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故故?发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於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体,亦不行得此生。生时无所历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缘由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

为此中论偈云:“缘由所生法,我说便是空,亦名为化名,亦名中道义。”

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又云:“比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空位,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

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化名,而说诸法实相,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行得,便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便是无生,无生便是生,不达此理,横相对错。瞠他求生净土,几何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文言释】

问:诸法的本体是空的,原本就没有生,是相等寂灭的。现在要放弃这些,求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去,莫非不是乖违佛理了吗?并且经典上说:“想要求净土,要先清净自己的心,心清净了,佛土也就清净了。”因而咱们要求生净土,不是就不通了吗?

答:分两方面答复你,一个是整体答复,一个是别离答复。总答如下,你说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放弃这儿而求生到那里,是不合乎中道之理的。那麽你固执这儿,而不求生西方,这不也是放弃那里而固执这儿吗?弊端是相同的,也都是你所说非中道之理。假如你又想说,那我就也不求生那儿,也不求生这儿好了。假如是这样的话,那就叫做断灭见。

所以金刚经上,佛告知须菩提说:“须菩提呀,你假如用这种主意来发终究菩提心的话,那就叫做断灭相。你千万不要这麽想,由于发菩提心的人,是不说断灭之见的。”

别答如下,现在告知你不生不灭的意思,先讲不生。所谓不生,是指生的缘由,是由於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没有一个据守的自性的。但是寻求此生物之本体,也找不到。它生的时分,不知道从那里来,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讲不灭,不灭是说诸法散时,它也没有据守一个自性,说我要散灭了。当它散灭时,不知它到了何处,所以叫做不灭。所以说,并不是缘由生之外,其他有一个不生不灭。也不是说不求生净土,就叫做不生。

因而中观论有一首偈语说:“由缘由而出世之诸法,我说这便是所谓的空,也便是所谓的化姓名,这全部就叫做中道法。”

中观论又说:“诸法不是自己生出来的,也不是他人来替他生的,不是共同生也非天然生,故可知诸法底子就无生。”

维摩经说:“尽管知道诸佛的疆土和众生是空的,但是却仍然常常修行以庄重净土,常常教训度化诸众生。”

维 经又说:“比如有人,想要盖房子。假如在地上的空阔之处盖的话,就可以没有妨碍而随自己的意思盖。假如想在虚空中盖房子的话,那是永久也盖不成的。”

要知道诸佛的说法,常常是使用虚伪的文字言语,来叙述真理与俗谛的道理,再从中透露出诸法实相的义理出来。有才智的人精进不懈求生极乐净土,然后到达不行得的生之本体,这便是实在的无生,也便是所谓的心清净的话,佛土就清净。而愚笨的人,往往被字眼捆绑住,听到生这个字,就把它死死的当个生来看待。听到不生这两个字,又把它当成不生来看待。他们不知道生便是不生,不生便是生。成果由於不了达此中的道理,而横生了许许多多的对错诤论,反而瞠怪他人求生净土。这种过错实在是太大了,这便是所谓的诬蔑佛法的罪人,也便是邪知见的外道呀。

第三疑

问:十方诸佛,全部净土,法性相等,积德行善亦等。行者普念全部积德行善,生全部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相等性乖。云何生净土?

答:全部诸佛土,实皆相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专注一境,三昧难成。专念阿弥陀佛,便是一相三昧。以心专至,得生彼国。

如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

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注一境,即易得往生。若总念全部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松懈,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

“又求一佛积德行善,与全部佛积德行善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全部佛。生一净土,即生全部净土。”

故华严经云:“全部诸佛身,便是一佛身。专注一才智,力无畏亦然。”

又云:“比如净满月,普应全部水。印象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果等正觉。应现全部刹,佛身无有二。”

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达全部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全部月影。月影无二,故一佛即全部佛,全部佛即一佛。法身无二,故炽然念一佛时,便是念全部佛也。

【文言释】

问:十方诸佛和全部净土,他们的法性都是相等的,积德行善也相同。修行人应该要念全部积德行善,往生全部净土才是呀,而现在咱们? 只偏求一尊佛,只求往生一个净土。这岂不是和相等性相乖违吗?请问为何只求生西方净土?

答:全部诸佛及净土,的确都是相等的。但是由於众生的根器钝,心里混浊凌乱的人多。假如不专注只放在一件事物上的话,三昧是很难修得成的。专注念阿弥陀佛,便是修一相三昧。由於专注到了极点,所以可以往生极乐国际。

比如随愿往生经里,普广菩萨问佛说:“十方国际也都有许多的净土呀,为什麽世尊您偏偏只称誉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专门要众生往生那里呢?”

佛陀答复普广菩萨说:“阎浮提的众生,大部分人的心都很混浊凌乱,因而我我只特别称誉一尊西方的佛及他的净土,是为了要使那些众生,可以专注在一个境地上,这样才比较简略可以往生。假如要他们念全部全部佛的话,境地就太广大了,那麽心就会松懈。心一松懈,三昧就很难成果,三昧不成果没有办法往生了。

“其实求一尊佛的积德行善,和求全部佛的积德行善是相同的,由于佛性相同之故。因而,念阿弥陀佛也就等於念全部的佛。求生极乐国际,就等於求生全部的净土。”

因而华严经说:“全部佛的法身,也便是一尊佛的法身。一尊佛的心、才智、十力、四无畏,和全部佛也是相同的。”

华严经又说:“比如十五日的月亮,映照在全部的水中,尽管月亮的印象许多,但是未来的月亮也还仅仅天上的那一个。这月亮就比如修成终究佛的无碍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址感应示现。佛的法身就和月亮是相同的,只需一个而没有二个。”

有才智的人,可以从譬喻里取得解悟。有才智的人假如可以了解全部的月影,便是一个月亮之所现,一个月亮,便是全部的月影源头,因而月亮和月影是无二无其他道理,那麽他也就可以理解一尊佛便是全部的佛,全部的佛也便是一尊佛,由于法身无二无别之故。所以,精进专注念一尊佛时,也便是精进专注在念全部的佛。

第四疑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注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国际。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周到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逐个相有八万四千好。逐个好放八万四千光亮,遍照法界。念佛众生,吸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议得生。”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国际,证成全部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议得生极乐国际。”

当知阿弥陀佛与此国际,偏有缘由。何故得知?无量寿经云:“末世法灭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故知阿弥陀佛与此国际极恶众生,偏有缘由。其他诸佛,全部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周到叮嘱,劝往生也。

【文言释】

问:同样是念一佛求生一净土,那麽何不在十方佛土中,随自己的意怀念一尊佛求生他的净土,何须必定要念西方阿弥陀佛呢?

答:凡夫没有什麽才智,不敢随自己的意怀念佛。只敢照著佛说的话去做,所以专门只念阿弥陀佛。为什麽说只听佛所言呢?由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说的法,撒播下来的经典里,处处都在劝众生专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国际。比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往生论等等,几十部的经典、论著及文章中,都周到点拨教授众生,劝咱们往生西方,所以众生专门念阿弥陀佛的多。并且阿弥陀佛特别发了四十八个大悲愿,来接引众生。

观无量寿佛经里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容颜,每一种容颜都有八万四千种妙好。每一种妙好都放八万四千种光亮,这种光亮遍照法界念佛的众生。由於光亮一向照耀不舍,因而诚心念阿弥陀佛的人,就会取得感应,最後必定能往生极乐国际。”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及鼓音王陀罗尼经等都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时,十方像满坑满谷那麽多的佛,都会把舌头伸出来,盖满整个三千大千国际,以证明全部众生,只需肯念阿弥陀佛,那麽就能乘佛的大悲心跟本愿力,必定能往生极乐国际。”

要知道阿弥陀佛和咱们这个国际,特别有缘。何故得知呢?由于无量寿经里说:“将来佛法要消亡之前,这部经还特别留在人世一百年,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後佛法才整个消失。”因而咱们知道阿弥陀佛和娑婆国际里十分恶劣的众生,有特其他缘由。其他的佛和他们的净土,只需在一两部经说到,只稍微劝众生往生罢了。不像阿弥陀佛的净土,处处经论都周到叮嘱,劝咱们往生。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全部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国际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吸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逐个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於此国际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於五浊恶世,於无量佛时,求阿裨跋致甚难可得。

“此难许多尘沙说不行尽,略述三五。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无赖伪君子,破他胜德。三者倒置善果,能坏梵行。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比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议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顷刻即至千里,谓他力也。比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全国,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 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 相,菩萨见奇妙相,此何所疑?

故华严经说:“全部诸佛刹,相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文言释】

问:身心全被捆绑,不得安闲的凡夫,恶业既厚又重,全部的烦恼一丝一毫都未断。而西方极乐国际的净土,是超出三界的,具缚凡夫怎么可以往生呢?

答:由于凡夫可以靠自力和他力这两种缘由,而得以往生。所谓自力是说,靠自己的力气在此国际修行,而单靠自力修行,是无法往生净土的。因而璎珞经说:“从具缚凡夫开端,不知道佛法僧三宝,不知道善恶因果的联系。後来触摸佛法并且信任佛法,这时就开端发菩提心,去受菩萨戒。接著就生生世世不断的不破戒修行,修到三劫之後,才干到达别教初住位,也便是所谓的初发心住。接下来就修十信位的十种波罗蜜等无量的愿行,一向不间断的修直至满一万劫停止,这时才干证到第六的正心住。假如再赶紧刻苦的话,就能更上一层楼,进入第七的不退住,便是种性位。”这是就自力修行而言,到此停止,仍是没有才干往生净土。

所谓他力是说,若是信任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可以吸取念佛的众生,於是就开端发菩提心,开端修念佛三昧,心里很厌烦三界,很想脱离三界,并且事必躬亲修施舍、持戒等的善行福报,还把全部的善行福报,全部都回向乐意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後乘佛的愿力及自己的念力,相互感应而得以往生。

因而十住婆沙论说:“在这人世有两种修行的办法,一种简略,一种难。难行道是说,在五浊恶世修行,要历经无量的佛,要想修到不退转之位,实在很难。

其间的困难是许多尘沙劫的时间也说不完的。简略概括有五点:一、或许会和其他外道成为好朋友,成果受影响,坏了自己的菩萨修行法。二、很或许遇到无耻凶暴之人,被他损坏自己殊胜的德行。三、很或许取得富有等之善业果报,成果由於富有的弊端,反而损坏了禅定不淫的的清净梵行。四、或许会蜕化成小乘,只求自己得出离,而妨碍了大悲心。五、由於只靠自己的力气,没有佛力的加持,就比如跛脚的人,一天最多只能走几里路,十分辛苦。这便是彻底靠自己力气的成果。

“易行道便是信任佛说的话,修念佛三昧,发愿往生净土,靠佛的愿力摄持,决议能往生,一点也不置疑。比如走水路的人,藉著船的力气,顷刻就可以走千里,这就叫做他力。比如愚劣的凡夫跟著转轮王,一天一夜就可以行遍四全国,这不是他的力气,而是转轮王轮宝的力气。”

假如有人以为,有烦恼的有漏凡夫不能往生净土,那是不是就表明有烦恼的凡夫也应该见不到佛才是呢?但是并非如此。咱们知道念佛三昧是随著无烦恼的无漏善根而引发起来的,有漏的凡夫仍是可以随著他修行的程度,而见得到佛身的大略容颜,菩萨见得的是佛的微细容颜。

往生净土也是相同,尽管净土是无漏善根的果报,但是有漏凡夫只需发了无上的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常念佛之故,所以能把烦恼伏住或断灭,因而而得以往生净土。并且能随各人的功力见到佛的大略相,而菩萨见到的是奇妙相。这是没有什麽好置疑的。

因而华严经说:“全部诸佛的净土,全都是相同的庄重清净,仅仅由於众生各人的业力及修行程度不同,所以各各所见不同。”便是这个意思。

第六疑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越三界?

答曰:得生彼国,有五缘由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终究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数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在此恶世日月短暂。经阿僧只劫复不起烦恼,长时修道,云何不得无生忍也?此理明显,不须疑也。

【文言释】

问:就算具缚凡夫能得往生西方净土,但是由於邪知见及贪嗔痴的三毒常常会起来,怎麽或许生到那里之後,就可以证到不退之位,超出三界呢?

答:生到西方净土,证得不退位,有五个原因。一、由於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摄持,所以可以证不退。二、由於常常被佛光照著,所以菩提心常常能增进,所以能不退。三、极乐国际的流水、鸟雀、树木、风声及音乐等,全都在讲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听到的人就会常常起念三宝的心,由於常常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修行不会退。四、彼国公民全部都是菩萨,因而处处都是善常识,没有娑婆国际那种恶劣的环境。在那儿外面没有邪魔鬼神来害人,心里又不简略起贪嗔痴三毒,由於烦恼不起,所以修行不会退转。五、生到彼国之後,寿数就和佛、菩萨相同无量,因而修行不会退。而在咱们这个娑婆国际的五浊恶世里,寿数短得很。在那儿通过阿僧 劫那麽长的时间不起烦恼的修行,怎麽会不证无生忍呢?道理十分理解,因而无须置疑。

第七疑

问:弥勒菩萨终身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侍从下生三会之中,自但是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类似。若细比校大有好坏,且论二种。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故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化正定,方始得生。”更无便利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亮力,但有念佛众生,吸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便利接引,周到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如人世慕人能受慕者,时机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奇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终究不起,遂至无生之位。如此比校,好坏明显,何须致疑也。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存亡业缚也。

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後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

无著问曰:“何意多么多时始来?”

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现已三年。”

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

诸小菩萨生彼尚著五欲,况且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文言释】

问:弥勒菩萨是补位佛,下次就轮到他在娑婆国际成佛。只需修成上品的十善法,就能生到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然後可以跟从弥勒菩萨下生人世,在龙华三会中,就能证得圣果。何需要求生西方的净土呢?

答:求生西方与求生兜率,都能在一日之间闻道见佛,这两种景象,大致上看起来好像很类似,不过细心比较一下的话,就大有好坏之别了。现在且分两方面来讲。

首要,就算可以修十善法,恐怕也未必能往生。何故见得呢?由于弥勒上生经上说:“要修行许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干够往生。”此外并没有其他便利的接引,所以比不上阿弥陀佛用本愿力和光亮力,吸取念佛的众生。并且释迦牟尼佛又讲九品往生的便利接引法门,周到的劝众生往生彼土。只需众生能念弥陀佛,机感相应就能往生。比如人世相互爱慕的两人,只需有时机相见,必定一拍即合。

其次兜率天宫属於欲界,在那儿修行的诸天让步的许多。并且那儿又有女人,这些都是让修行者增加贪爱五欲的环境。再说天女极美。诸天简略被利诱而沈迷欲爱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净土,极乐国际的流水鸟雀树林风声乐音,全都在说法,能提起众生正念,使世人生起念佛之心及发菩提心,而伏灭烦恼。那儿又无女人及小乘人,全部是大乘行者。因而,那儿的众生烦恼恶业都不会起来,最後就能修到无生忍之位。两比较较之下,好坏一眼就看出来,还需要置疑吗?

并且释迦佛在世的时分,见到佛而没有证圣果的人多如满坑满谷。将来弥勒佛出世也相同,见到佛而没有证到圣果的大有人在。因而比不上弥陀的净土,只需能往生,统统都能证到无生忍。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蜕化到三界,被存亡之业所捆绑的。

印度的列传里,有这麽一则故事。曾经有三位菩萨,一位叫无著,一位叫世亲,一位叫师子觉。他们三人相约要往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先死的人见到弥勒菩萨後,要回来告知人世还活著的人。後来师子觉死了,成果许多年都没见到回来通报。接著世亲也不行了,临终前,无著就叮嘱他说:“你见到弥勒菩萨之後,要立刻回来告知我呀。”成果世亲去了三年之後才来相告。

无著就问他:“怎麽去那麽久才回来呢?”

世亲答复说:“我到了兜率天,只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罢了,旋绕礼毕之後,我就立刻回来告知你了。由于那里的日子长之故,所以这儿就现已三年了。”

无著又问:“师子觉现在在那里呀?”

世亲答复说:“师子觉去享用天乐去了,他沈迷在五欲里,只能当弥勒菩萨的外眷属,因而到目前停止,都还无缘见到弥勒菩萨。”

由此可知,小菩萨生到那儿,还会沈迷五欲,况且是凡夫呢?因而咱们必定要发愿往生西方,在那儿必定能证得不退,所以不应该求生兜率天呀。

第八疑

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此生一期不逢善常识,又复作全部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果,即得往生出过三界,毕业之事云何可通?

释曰: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常识十念成果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常识十念成果。若恶业多者,善常识尚不行逢,何可论十念成果?

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议。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倒置生。念佛者,从善常识闻说阿弥陀佛实在积德行善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比较?比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顿灭,岂以久来之不愿灭耶?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 心,缘虚妄境地倒置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实在积德行善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比较?比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渗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渗而不愿出也?

在决议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後心,遂即舍命,好心猛利是以即生,比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顷刻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又如有人终身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议邪见,即堕阿鼻阴间。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终身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实在,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

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存亡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议得生,不须疑也。

上古相传判十念成果,道别时意者,此定不行。何故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泰疆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何误哉。愿诸行者沉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堕陷也。

【文言释】

问:众生长久以来,就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假如又没有遇到善常识,成果又无恶不造。请问临终时,念十口气的佛号,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吗,从善恶因果的道理来讲,怎麽通呢?

答:众生无始以来所造的善恶业,多寡及强弱状况不得而知。但是假如临终时能遇到善常识教念佛求生西方,并且果然十口气念佛即往生成功的,那都是由於宿世善业很强的原因,否则是不会遇到善常识,终究还能往生的。而宿世恶业强的人,连善常识都遇不到,那就更不必提十念往生了。

你以为无始以来的恶业重量很重,而临终十念的重量很轻。其实这种轻重是不必定的,不在於时间的长短及罪业的轻重,而决议在下列三项要素:一、在心,二、在缘,三、在决议。

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倒置的心念所发生的。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常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实在积德行善名号之後,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虚妄心,念佛是实在心,这一虚一实,怎么有得比呢?比如有一间屋子,现已暗了一万年。当它被日光一照的时分,漆黑立刻就消失了。莫非漆黑会由于它现已暗了一万年之久,而不愿消失吗?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分,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倒置的境地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实在积德行善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这两种一真一假,怎麽能比较呢?比如有人被毒箭射中,尽管中箭很深,毒液已浸透肌骨,但是只需一听到除毒鼓的鼓声,毒箭立刻就会应声而出,不会由于毒药已进入肌骨而不愿出来。在决议是说,造罪业的时分,是以将来还要犯的心,时断时续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时,已下定决计要脱离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世的心,继续不间断的念佛,因而而舍命。由於这种好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比如有一条绳子,粗得十个人才抱得住,尽管一千个人来拉也拉不断。而一个小孩子,只需用锋利的剑,一会儿就能把它堵截。又比如堆积了一千年的木柴,只需用像豆子那麽小的一点火苗燃烧它,一会儿它也就被烧光了。

又比如有一个人,终身都在修十善业,照道理应该可以生天的。但是临终的时分,他忽然起了坚决不移的邪知见,而这一念的邪见,却让他立刻蜕化阿鼻阴间。你看恶业尽管虚妄,但是由於十分猛利之故,成果还能扫除他终身修的十善业,而使他蜕化恶道里。因而莫非临终时用猛利心来念实在积德行善的佛号,而不能扫除无始以来的恶业,而得以往生净土吗?

佛经上又说,只需用一念清净的心来念佛,就可以灭除八十亿劫的存亡重罪。因而念佛的时分,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除恶业,必定可以往生。这点你是不需要置疑的。

曾经有人把十念成果解说成,只需临终念十气佛号就能往生,这是肯定过错的说法。为什麽呢?由于摄大乘论里说:“这仅仅发愿罢了,实际上却并没有修行。”杂集论里说:“假如乐意往生安泰疆土,就可以往生。若是听闻无垢佛的姓名,就可以证得佛果。”这些讲的都仅仅开始所种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掉了中心的修行法。假如有人把临终无间十念善行,当成只需临终念十口气佛号的话,那真不知道要耽搁多少人呀。期望各位修行者要沉思此中的道理,要坚决自己的信仰,不要被邪知见误导,避免蜕化。

第九疑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答:对凡夫肉眼存亡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便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便是生净土时。 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行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认识遍至他方,全部国际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 ?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即如韦提女人,是请净土主,及五百侍女,佛授记悉得往生彼国。但此处女人及盲聋 ?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更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

二乘人但回愿望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非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

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国际全部女人,称我名号厌烦女身,舍命之後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文言释】

问:西方极乐国际离咱们这儿有十万亿佛刹那麽悠远,咱们这些劣弱的凡夫,怎么到得了?往生论里边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已然论这麽说,那就表明女人和残障者,必定不能生到那儿去啦。

答:你以为西方净土悠远,凡夫劣弱难生,是以凡夫的肉眼来看,以凡情的存亡心来说的。要知道极乐国际尽管离咱们的娑婆国际有十万亿佛刹那麽远,但是只需众生的净土业修成的话,临终时净定的心,便是在净土受生的心。起心动念之时,便是往生净土之时。

因而观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离咱们这儿并不远。”并且业力是不行思议的,只需一念清净就能往生,所以用不著忧虑那儿悠远。又比如咱们做梦,身体尽管躺在床上,而咱们的心认识却现已神游到其他的当地去了,而人世的全部却如往常相同毫无不同。往生净土也和做梦相同,心头动念就到了,用不著置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是说,现已生到那里的,没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聋者或哑巴。而不是说这儿的女人及残障者,不能生到那儿去。假如这麽以为的话,那就太笨了,底子就不了解佛经的意思。经里边韦提王后是女人,她也是请佛讲净土的当机者,佛陀授记她和五百位宫女都能往生极乐国。因而娑婆国际的女人及盲聋暗哑的人,只需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国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会是残障者了。

小乘人只需回小向大,发菩提心,乐意往生极乐国。到了净土天然就不会再有小乘人的固执。这是往生论所谓“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意思,不是说这儿的女人及残障者不行资历往生。

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其间一愿说:“当我成佛时,十方国际的全部女人,要是厌烦自己是女人,假如称念我的名号,死了之後下辈子仍是女人之躯的话,我就不成佛。”况且生到该国,还会是女人身吗?残障者也相同。

第十疑

问:今欲决议求生西方,不知道作何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不知道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议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全部恶露不净臭秽。

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间,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全部皆不净,扼缚痈疮等底子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便是种子不净。二者爸爸妈妈交会之时赤白和合,便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便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便是食 不净。

五者日月满意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便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土,其内脓血遍全部处,便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後胀大烂坏,骨血纵横狐狼食 ,便是终究不净。

本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地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逐渐灭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重等事欣愿望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全部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歇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

为此求生净生接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於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有必要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一者依才智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本身故。二者依慈善门,拔全部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便利门,当怜愍全部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顺供养本身心故。

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本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本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隐全部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全部众生,令离存亡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全部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终究常乐处,若不作心令全部众生得终究常乐,即遮菩提门。

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於存亡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安闲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

二、明欣愿望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亮八万四千相,逐个相中八万四千好,逐个好放八万四千光亮,常照法界吸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重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全部善行,悉已回施全部众生,同生彼国,决议得生。此渭欣愿门也。

【文言释】

问:我现在决议要求生西方极乐国际,不过不知道该怎麽修,怎麽做,才干得种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报?咱们这些往常百姓都有妻室,不知未断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决计往生西方的人,只需修两种行,就必定能往生。一种是厌离行,一种是欣愿行。

厌离行是说,凡夫从无始以来,就被五欲所缠缚住,因而在五道里边轮回,受种种的苦,因而假如心里不厌烦此五欲,不想脱离此五欲的话,想要脱离三界实在是遥遥无期的。所以咱们要常常观想观看咱们这个充溢了脓血屎尿,含藏了全部恶臭污秽的臭皮囊。

涅槃经说:“这个身体比如是一座城堡,里边住著愚笨而吃人的罗刹,有才智的人谁会喜爱这样的身体呢?”经上又说:“这个身体聚集了全部的苦恼及全部的污 ,被捆绑不得安闲,又会生痈长疮等,底子没有一点点的优点。就连诸天的身体,也是相同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动是静,不管是醒著或睡时,都要常常观想这个身体只需苦没有乐,对它深生厌离之心。即便房事不能一会儿立刻断掉,也要逐渐发生厌烦的心态,一同要修七种不净观。一、观想咱们这个淫欲的身体,是从爸爸妈妈贪爱淫欲的主意而来的,这是开始的种子不清净。二、爸爸妈妈由於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时父精母血结合,咱们的神识就进入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中,这就叫做受生不清净。三、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居於五脏六腑之内,这就叫做寓居之处不清净。四、胎儿在母腹中,食的是母亲的血,这就叫做食 不清净。

五、在母胎内期满之後,胎儿要出世时,天然头部转向产门。出世时间,脓血一同流出来,又臭又脏,满地狼藉,这就叫做初生时不清净。六、出世之後,日日长大,全身被一层薄皮包裹住,皮内处处是脓血,这就叫做全身不清净。七、死了之後,尸身肿胀腐朽,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血纵横,这就叫做到了最後都仍是终究不清净。

咱们自己的身体如此,他人的身体也相同。因而咱们对於心里贪爱的男女肉身等表面,要深深生起厌离之心,常常观想它的污秽。假如能这样观身不净的话,淫欲就会日渐削减。这时还可以再作十想观,经典上都有具体的阐明,这儿就不讲了。

此外还要发愿,愿自己可以永久脱离这个在三界中,充溢脓血污秽、沈迷淫欲及五欲的杂食之肉身,愿自己可以得到净土的法性生身。以上便是所谓的修厌离行。

其次要讲欣愿行。修欣愿行有二个过程,榜首,要先理解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观净土的夸姣庄重,心里喜爱很想要去。先讲求生净土的含义,咱们求往生净土,是为了要救拔全部苦楚的众生。这时就要想,我现在没有这个才干。假如我在浊恶的人世,周遭环境太恶劣,说不定我还会被宿世的恶业所捆绑,而蜕化三恶道,求出无期。假如这样的话,我怎麽可以解救苦恼的众生呢?

因而之故,我应该要求生到净土,在那里可以接近诸佛修行,比及有一天证到了无生忍,这时我才有才干到浊恶世中解救磨难的众生。所以往生论里说:“发菩提心便是发愿成佛,发愿成佛的心便是发心度脱众生免受灾祸,而度众生的心便是教众生往生佛国的心。”

发愿生净土要具有二种修行,榜首,要远离三种心,第二,要生起三种心,这样才干取得清净的菩提心。首要咱们讲要远离那三种心,一、要以才智为前导,不要只寻求自己的高兴,因而要远离只贪爱本身的心。二、要培育慈好心,要不时想怎么来拔除全部众生的苦恼,因而要远离不为众生著想的心。三、要修行神通便利,要怜惜全部众生,以神通力让他们得到高兴,因而要远离只以神通供养自己的心态。

若是能远离上面所说的三种自利心的话,天然就能生出三种清净的利他心,那便是一、无染清净心,可以不为自己求各种高兴。菩提是无染污的清净之所,假如为自己求高兴的话,就染污了身心,就妨碍了菩提门。

二、安清净心,便是可以为众生拔除苦楚。菩提心便是能让众生取得安稳无忧的心。假如不发心拔除全部众生的苦楚,让他们得以脱离存亡的捆绑,那就违反了菩提门。

三、乐清净心,便是要让全部众生取得大菩提涅槃的心。菩提涅槃是终究究之处,可以取得永久的高兴。假如不发心让全部众生取得终究的常乐,那就遮障了菩提之路。

那麽这种菩提心要怎么才干取得呢?要生到净土,常常不离诸佛,证得无生忍之後,到有存亡苦恼的国度去,救度苦恼众生,这时才干取得。菩提心是慈善与才智的相互交融,虽在禅定之中而能生起大用,这种神通大用能安闲运用,了无妨碍。以上所言是讲怎么生起求往生的心。

接下来谈怎么修行以得往生?那就要修观主意。首要要观想阿弥陀佛,观佛的法身、报身等,观佛身金色光亮中的八万四千种容颜,每一种容颜中的八万四千种妙好,每一种妙好又有八万四千种光亮,而这些光亮一向在吸取念佛的众生。又观净土的七宝庄重及种种的殊胜妙乐,这些观法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全都讲得很清楚。此外,往常还要常常修念佛三昧,还要修施舍持戒等全部的善行,一同把这些善行,统统回向施给全部众生,同生极乐国。假如可以这姿态修行的话,肯定可以往生。以上所说,便是所谓的欣愿门。

【概要】

一、刚发菩提心的菩萨,忍力没有成果曾经,是没有才干去救众生的。因而要常接近佛,证得无生忍之後,才干救度众生。

二、所谓不生,是指生的缘由,是由於诸法的和合而成的,它是没有一个据守的自性的。但是寻求此生物之本体,也找不到。它生的时分,不知道从那里来,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讲不灭,不灭是说诸法散时,它也没有据守一个自性,说我要散灭了。当它散灭时,不知它到了何处,所以叫做不灭。所以说,并不是缘由生之外,其他有一个不生不灭。也不是说不求生净土,就叫做不生。

三、由於众生的根器钝,心里混浊凌乱的人多。假如不专注只放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