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时期佛像的艺术特征

清代(1644-1911年)的佛造像在北方是西藏佛教系统的造像为主流,南方汉族的传统手法雕塑日渐衰退,不复振作。康熙朝的时候佛像艺术性较之乾隆朝时期更高一些,不像乾隆时期海量且千篇一律的佛造像那样。

康熙朝佛像的面相奉圆适中,较为秀美,尤其是双眼的造型是写实性的,上眼脸呈弧形,略有上扬的感觉,外眼角略上挑,很为生动传神。菩萨像的帔帛从双肩下垂又优美地向两侧甩出,然后缠绕两小臂,通过双臂再双双复搭于台座前成垂带状。

此时的莲座的最下缘是明代的直壁样式,高度一般较低,莲瓣饱满,花型亦较宽肥。纹饰一般为两层,里层莲瓣起伏很高,呈凸起的椭圆形,上又饰有三朵卷云,纹饰优美生动。莲瓣在康熙时代早期是满布台座一周,时代越往后,台座背面的花瓣逐渐简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

康熙时期造像尚多红铜,佛像鎏金金色偏橘黄、中黄,金质较厚,色泽悦目灿烂,金铜佛像做工精细、金色完美,较之乾隆时期大量的生产更富有艺术性。带官款的康熙佛像,全世界至今发现也不过十来尊。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