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释教故事:香严击竹,豁然开悟

瓦砾无意地碰到了翠竹,“啪”的一声,震碎了我千秋的迷梦。扯下了生命树上的收罗,钻进奇妙无言的大光亮藏。往日在乱纸堆中找真理,哪知文章字句都是痴人说梦。纸上画饼,不能果腹;栖心虚幻,怎能不费工夫?实在活现的境地,本来就在眼前。若不是和尚丢掉我的拐杖,怎会钻进孤寂无言奇妙的大光亮藏!——智闲禅师

唐朝末年,邓州(注:即现在河南省邓县),有个香严智闲禅师,便是沩山祖师门下的法嗣。香严本来是青州人,青州即在现在山东省益都县的西北。他幼年时,对尘世十分厌烦,因而决议落发求道。他参访过许多名师,起先在百丈祖师门下学禅,但总是摸不着门道。仅仅他爱读佛经,以他的聪明智慧,加上又肯苦心去研讨,故此深化经藏,简直一切道理都能懂得,并且还能背诵出许多经文。但是,尽管如此,仍是没有透彻地领悟到禅的深妙道理。

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他只得跟从沩山大圆禅师,不时在他的身旁,听听禅的办法。沩山禅师很垂青他,认为他将来必定是佛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有一天,沩山禅师考虑到他仅仅专门研讨经典,却不曾实地去参究,假如不参究向上一着,那就将身心莫衷一是,浮浮泛泛地,将会停留在文字障的外表岐途,关于佛道,毕竟也只能是一个外行人罢了。所以沩山禅师便用激将法问他说:“香严!传闻你在百丈大师门下,问一句能答十句,问十句能答百句,是不是呢?”香严答:“是的,大师!”所以沩山禅师又说:“书读得多,能够暂时运用古人的言语来回答自己眼前的问题,这表明你有过人的聪明。但是你熟读三藏的经典,我也无心问你卷册里的残余,由于人世的文字等于葛藤,越扯越乱,像一堆乱麻似的,永久也搞不清。现在我只问你,你在未出胞胎曾经,不辨东西,认不出人世的人我好坏,那个时候的你是什么姿态?请你答一句就得了。”

这样一问,问得他不知怎么对答,由于佛经里边并没有这一句明明白白的答案,因而他没办法偷来搪塞,只需缄默沉静地站着不动。过了好久,香严很羞愧地请沩山禅师指示。哪知道沩山禅师不愿解说,仅仅冷冷地说:“我若是说了出来,不过是我的见地,对你没有好处。”沩山这样无情地鼓励,便香严十分羞愧,就此而扭转了他学佛的方向。起先他还认为沩山禅师的提问必定出于什么经典里边,被无情地回绝解说今后,便马上下定决心,翻阅一切经卷,一行一行、一字一字地仔细寻求答案,正苦心求索中,遽然悔悟,喃喃自语道:“真是糟粕了,残余了,留得越多越麻烦了。”在此之前,他认为经文是全能的,只需熟读经文便能够处理人世的一切问题,但是他现在才醒悟到,曩昔的观点大多偏重于人世法,但是人世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假象,哪有实在牢靠的东西呢?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把一切经卷转送给他人,自己则辞别了沩山禅师,单独跑到苍茫六合之间,做个苦恼的禅和子(注:禅和子,即参禅之人),过着孤僧万里游的云水生计。

当他走到南阳当地,礼拜过忠国师的遗址后,便悄悄地留下来,在那里自耕自食,担柴运水,过着苦行梵衲的日子,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探求真理。有一天,他担着锄头去茅屋外面的山路上锄草,路旁有几株长长高高的翠竹正随风摇曳着,有青青黄黄的野草生长在竹根周围,还有的破碎瓦砾分布在地上。香严肃在用心肠把野草锄掉、把瓦砾丢掉,无意中遽然听得破碎的瓦砾碰击着路旁的翠竹,“啪”的一动静,在这时间短的一刹那间,他豁然开悟了。所以他站起来,扶着锄头,满面笑容地说:“本来沩山和尚的问题,这个才是答案。”所以他不再锄草,荷着锄头走回茅屋,沐浴更衣,点着香,朝沩山方向忠诚礼拜,边拜边说:“和尚啊!你激起我,令我亲身悟道,这大恩比爸爸妈妈恩还要深重,那时若是和尚为我解说,哪有今天这样一个活的人儿呢!”

智闲禅师由于石子撞竹竿而敲醒了他的迷梦,证悟到禅的生命,契入无言无说最高明的圣境之中,故此香严击竹的一句话头,便成为禅宗有名的公案,很多禅和子要从这一句话找音讯。


随机文章: